三百五十四条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 后由利害关系人发表意见、出示有关证据,并进行质证; (三)法庭辩论阶段,先由检察员发言,后由利害关系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并进行辩论。 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900.html -
了解详情
三百五十四条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 后由利害关系人发表意见、出示有关证据,并进行质证; (三)法庭辩论阶段,先由检察员发言,后由利害关系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并进行辩论。 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899.html -
了解详情
三百五十四条 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 ,后由利害关系人发表意见、出示有关证据,并进行质证;(三)法庭辩论阶段,先由检察员发言,后由利害关系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并进行辩论。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297.html -
了解详情
三百五十四条 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 ,后由利害关系人发表意见、出示有关证据,并进行质证;(三)法庭辩论阶段,先由检察员发言,后由利害关系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并进行辩论。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2.html -
了解详情
从无的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第205条的规定,发回重审或者指令再审的条件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对死刑复核实行法律监督,具有宪法、法律和政策依据。首先,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实行监督具有宪法依据。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不安定的问题,明确规定以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发回重审一次为限,禁止反复发回重审。 八十四、将第一百九十六条改为第二百 检察院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由此初步型构了一个控、辩、审三方互动的准司法化的死刑复核程序。 八十七、将第二百一十三条改为第二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8.html -
了解详情
不安定的问题,明确规定以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发回重审一次为限,禁止反复发回重审。 八十四、将第一百九十六条改为第二百 检察院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由此初步型构了一个控、辩、审三方互动的准司法化的死刑复核程序。 八十七、将第二百一十三条改为第二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规定外,还应当依照下列规定进行:(一)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者审判员宣读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后,由上诉人陈述上诉理由或者由检察人员宣读抗诉书; 后三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7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规定外,还应当依照下列规定进行:(一)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者审判员宣读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后,由上诉人陈述上诉理由或者由检察人员宣读抗诉书; 后三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审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为避免反复发回重审,建议完善发回重审制度,增加规定,原审 草案第七十三条、第八十二条、第八十四条) 3.完善死刑复核程序 根据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为进一步保证死刑复核案件质量,建议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