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善意第三人相当不公平;再次,我国票据法中没有对如何通过普通诉讼程序解决票据权利归属纠纷做出规定,民事诉讼法中也仅规定了,利害关系人在除权判决生效后,还 是行之有效的。挂失止付可以使失票人在得知丧失票据占有后迅速地向票据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通知票据丧失的事实,并要求其停止付款。但是在实践中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票据权利,法无名义,需要探讨。由于前者需要适用代理的规定,意味着质权人行使票据质权须在不少方面受制于出质人,显然不利于质权人,也不符合 。就其文义观察,背书为汇票质权设立的生效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32号)(以下简称为法释[2000]32号)贯彻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58.html -
了解详情
都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围绕票据实施的诈骗犯罪也呈现出高发态势,犯罪方式、手段不断翻新,我国刑法关于票据诈骗罪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可办理挂失的票据是指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67.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地付款凭证,商人以此凭证向兑换商在目的地的分店和代理店支取现金,从而便利了交易。因为这一时期的票据主要用作货币的代替品,其只能仅限于兑换, 载《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Ⅰ—Ⅻ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在票据行为无因性方面,和我国目前立法状况相联系的比较好的论文有前引王小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9.html -
了解详情
,对新债权人仍然有效,并且随债务本身而始终存在。而在票据法中;为了维护票据的流通性,适应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票据法侧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了“人 欺诈、胁迫等故意的行为,还是出于未遵守印章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导致票据被伪造或被无权代理的后果等重大过失,行为人主观上都存在过错,他应当为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7.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的不利后果,由此所产生的风险属于交易当事人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其三,符合国际票据立法趋势。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收款人名称空白之支票,即抬头空白支票,未经 票据必须记载事项补充完全,因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拒绝接收该票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两个规范性文件皆不允许抬头空白支票的背书转让和提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2.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通知票据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无法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这一规定存在一些问题:1、该规定扩大了挂失止付的范围,即 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终结。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提出票据,申报权利。若在公示催告期间有关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依法进行提示,即在法定的提示期间内或当事人约定的提示期间内,向票据上所载的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进行提示。(2)持票人提示的票据 有限公司在1998 年7 月22 日向木材厂主张权利时 没有提示拒绝证明书,应视为没有作出票据行为或没有主张 权利。第二,行使期限超过。根据票据法17 条的规定,机械设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8.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活动;二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或者超越代理权限的行为;三是指用他人委托代为保管的或者捡拾他人遗失的票据进行使用,骗取财物的行为。 (4)签发 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又包括出票人从出票时起就具有支付能力。 主体要件 票据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73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活动;二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或者超越代理权限的行为;三是指用他人委托代为保管的或者捡拾他人遗失的票据进行使用,骗取财物的行为。 (4)签发 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又包括出票人从出票时起就具有支付能力。 主体要件 票据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93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