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制度本质上属于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2、代表人诉讼制度是一种事后救济制度,没有公益诉讼的事前防范作用。公益诉讼屡屡被拒也与立法上原告资格的限制 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突破了“行政相对人原告资格论”的限制,提出了“法律上利害关系论”,但依然没有将诉权赋予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众。 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456.html -
了解详情
串通,侵害委托人的利益. (2)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与对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单位利益。 (3)集团诉讼代表人或者必要共同诉讼中部分当事人与对方串通,损害其他共同诉讼 ,《检察日报》2003年2月10日第三版 ⑤李翔黄京平:《论诉讼欺诈的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14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公共利益。这一理念无疑与现代型纠纷日益增加的现状更为吻合。而代表人诉讼由于设置了权利登记、要求具体受害人明示授权等限制,在保护公共利益方面 司法建议和有关法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7、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激励机制 各种不合格的商品导致对消费者损害的案件频繁发生,尽管消费者可以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27.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法说并无本质差别,仅在于表述方式及其妥当性有所差异。因此,法律关系说可以归入诉讼标的的旧实体法说。为了避免理论和制度内部的冲突,只能参照前述旧说来解决系争物 既判力全部及于公告期满前登记的当事人,概无疑义。不过,应当指出的是,代表人诉讼的既判力及于全体被代表的当事人,在我国并不属于既判力的扩张。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25.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人可以不经过集团成员的授权即可代表全体成员向法院起诉;(3)代表人诉讼中,代表人诉讼的即判裁决对于未作登记的权利人仅有间接扩张力,即权利人另行起诉 春:《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22]陈泉生:《论环境权的救济》,《法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115页。 作者: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0.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多数人利益的农民工工资拖欠、房屋拆迁安置、环境污染等群体性纠纷多发,而代表人诉讼制度由于程序设计粗糙等在解决群体性纠纷中的作用极其有限。鉴于此,一些法院 的民事纠纷归联邦法院审理。 [6]沈冠伶:《从德国〈投资人示范诉讼〉之新制再论〈追加选定当事人〉制度扩散型损害纷争当事人之权利救济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43.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渠道的增多,社会变迁和利益冲突的加剧,环境纠纷层出不穷,传统的环境纠纷诉讼制度在纠纷解决方面逐渐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直接利害 行使环境请求权,来对付强大的经济财团,往往显得势单力薄,甚至于以卵击石,代表人诉讼则将多数的弱者联合起来,使他们的力量壮大,足以与侵权者相抗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中已为行政公益诉讼设计了相应条文: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可以以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22、郑春艳著:《论民众诉讼》,载《法学》2001年第4期。 23、王名扬著:《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2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中已为行政公益诉讼设计了相应条文: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可以以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22、郑春艳著:《论民众诉讼》,载《法学》2001年第4期。 23、王名扬著:《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81.html -
了解详情
权限,代表人可以不经过集团成员的授权即可代表全体成员向法院起诉;(3)代表人诉讼中,代表人诉讼的即判裁决对于未作登记的权利人仅有间接扩张力,即权利人另行起诉 :《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22]陈泉生:《论环境权的救济》,《法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115页。 胡凤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