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件伤害案件中,除1件是重伤外,其余4件都是轻伤,在公安机关侦查后都达成了赔偿协议,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7名盗窃犯罪嫌疑人的盗窃数额都比较 的人性化,立法在明确检察机关行使逮捕变更或者撤销权的同时,应作出例外规定。对已经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如果发现超期羁押,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9.html -
了解详情
一类案件,虽然被告方愿意赔偿被害人部分损失,但由于双方条件相差过大,无法达成调解协议。2006年的83宗提起民事赔偿请求的案件中,调解成功的不足40宗。 占71.4%。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被告人无力赔偿、被害人没钱治疗已经成为了甲区人身伤害刑事案件一个特征。 第五,现有救济机制失灵,会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即使加害人对被害人的赔偿能够抚平二者之 间的关系,却无法完全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社会关系。 应当说,以上顾虑并非毫无道理。在实践中,因经济状况差异 当事人予以疏导,提供双方沟通和商谈 的渠道,促使当事人从内心化解矛盾,并达成和解协议。当前疏导和规劝工作主要是由检察官承担,检察官了解案件具体情况,熟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7.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离婚这个事实。另一方面,现在的青年夫妻个性越来越强,封建的清规戒律对他们的约束已经大大减弱,致使一些人私欲膨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疏于家庭的责任, 了离婚。一些人为了达到离婚目的,千方百计拉拢司法人员,采取欺骗诱哄夫妻一方达成离婚的协议,造成些本来可和好的夫妻加以仿效的局而,事后后悔又觉得好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06.html -
了解详情
是那些被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只能通过司法机关、家属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其中不乏试图通过经济赔偿以逃避刑罚制裁的情况,从而给刑事和解蒙 的规定,刑事和解只能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适用。然而,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已经扩张至审查起诉阶段乃至侦查阶段;(3)适用前提上的突破。根据刑诉法规定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2.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刑事和解的通常模式是被害人与加害人于审查起诉阶段自愿达成赔偿协议,且被害人明确表示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由检察机关依法对加害人 因此,这种犯罪形式上虽然仅仅侵犯涉及个人法益的客体,但是,在本质上已经具有破坏社会秩序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被害人客观上虽然基于犯罪人的加害行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7.html -
了解详情
,其仅具有程序性效力,并非系对案件进行实体处理。本案中,李征琴的行为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理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逮捕仅是一种强制措施,是否逮捕 量刑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442.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5条也认为,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以及被追缴和退赔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发现,有91%的案件以调解或和解方式结案,其中将近34%的案件在审前达成谅解协议。[9]作为交通事故的交通肇事罪有前置调解的惯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19.html -
了解详情
乙发生争执,甲把乙打成轻伤。如果按照自诉程序,被害人乙将甲起诉到法院,法院受理后对双方进行调解,结果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法院通常会免除对甲的刑事 生活能力,一旦遭受遗弃便无法生存,这恰恰是遗弃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所在。遗弃罪已经不仅仅是轻微的刑事案件,而是关系到个人权利和社会稳定的案件,作为弱势群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46.html -
了解详情
,犯意的内容无法通过言语明确。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教训、收拾应理解成让被害人遭受轻伤以上的伤害比较符合行为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即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意思表示。但要求 亦可。第三,从犯意联络发生的时间上看,犯意联络不一定必须是事前的协议,还可能是在实行行为之际,偶然产生共同实行的意思。在行为人实施部分实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