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近的是景天魁借用戴维?? 哈维(David Harvey)“时空压缩”概念提出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空结构的理论(1)。更早些时间的、90年代初期的学术 在在一种永恒不变空间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转。近代出现的 “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中国法律开始脱离了小农经济的类型,转向工业社会,而工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崇尚不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7.html -
了解详情
向民主政治的转变,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和政治结构的变革中去寻找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动力,是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商品经济的形成和资产阶级政治 法治与政治权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郝铁川。当代中国与法制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承认其有效的习惯,才能作为补充制定法的渊源。”[8]但是,如果把当代中国法律的这一格局以及法学家对习惯的这种态度仅仅视为传统的简单重复,就 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历史,并且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中国的现代化伴随了这个民族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实践,伴随着这个民族100多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的社会组织和生活场景之中。所以,尽管VanderSprenkel重点讨论的只有宗族的、行会的以及地方习惯性的法律,她这部小书却表明了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研究视角的转换。借用人类学家的术语,她使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者不再只注意“大传统”,即由士绅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而将“小传统”,即乡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html -
了解详情
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学界对此门学科性质的认识尚未取得共同意见。学界通常认为,中国法律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历史学的范围。细心推敲起来,这种认识是不 ,但却促成了整个社会持久的安宁和人类文明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而中国传统法制便是这种安宁和发展的保障。他进而认为,近代中国人一直跟着西方人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承认其有效的习惯,才能作为补充制定法的渊源。”[8]但是,如果把当代中国法律的这一格局以及法学家对习惯的这种态度仅仅视为传统的简单重复,就 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历史,并且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中国的现代化伴随了这个民族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实践,伴随着这个民族100多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6.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运作与其理论上的辉煌相去甚远。(注:基顿,第46页。)《中国丛报》第2期刊登了一封长信,对司当东氏翻译的清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555 at 556.) 要言之,博德等人用以说明中国法律制度存在的基本依据是该书所包含的译自《刑案汇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html -
了解详情
我认为,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并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3 可以说,这篇文章如邓教授所指出的 我们的讨论摆脱纠缠于各种具体理论主张的境地,从发展理论层面看待邓老师对于中国法学展开的这种“总体性批判”,对于“现代化范式”的洞见和反思,以及在他试图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地说,就是推陈出新。持有历史主义——保守主义立场的思想家或政治家往往赞成这种思路。在法律发展的途径问题上,现代化范式倾向于建构论,本土化范式倾向于进化论。 伴随近代 范式和本土化范式正是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来认识和把握极为复杂的中国法律发展问题,在理论和方法上各有优劣短长。从建设性的意义上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html -
了解详情
两院任命一特别委员会主持制定《美国法典》(即United States Code)。美国人对法律进行编篡整理工作一直采用非常认真的和科学的态度。 由私人出版公司即美国 我们就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走英国或美国几百年前走过的普通法老路。中国法律体系的未来还会是以成文法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学习大陆法和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0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