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所拥有的包括获取股利分红、在公司法人解散后分割剩余财产等权利在内的财产性利益。至于债券同样也不过是债权之凭证,并非债权本身。尽管随着 (1992 ~ 2009年)、《刑事审判参考》(1999~2009年)、《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2008年)。 [19]参见刘必仲挪用资金案,《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与投资人签订合同。招揽了投资人几十名,造成投资人亏损近百万人民币。 案例二:被告人吴某,上海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获悉上海某股份有限公司欲股权转让、 行为方式表现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非法经营罪行为方式表现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8.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项目。 企业生态债券是已经上市的公司为进行环境污染防治、生态建设而发行的债券,所募集资金必须用于该用途,其 . [5] 杨德勇,王守法等.《生态投融资问题研究侧重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王金南,葛察忠,杨金田.《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78.html -
了解详情
(GDR)和美国存托凭证(ADR)为主。印度公司可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发行ADR、GDR和FCCB(外币可兑换债券)来筹集股本。这类投资虽然也属于外国投资 不纯,意图通过关联交易或以其他形式占用金融机构的资金,也的确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但这毕竟只是特例,与民营资本的血统没有本质关联,民营资本参与金融业的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06.html -
了解详情
回报后,所形成的数额。按实际交付的数额来认定本罪,充分考虑到了一些案例中行为人为吸收公众存款先行扣除利息的行为,也符合设立本罪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的行为”如何区别,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擅自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十分相似,但是其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518.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操纵违法犯罪。例如,根据中国证监会2008年《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的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经保荐人保荐,向中国证监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6368页。 ⒂刘连煜著:《新证券交易法案例研习》,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53页。 【作者简介】上海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560.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操纵违法犯罪。例如,根据中国证监会2008年《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的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经保荐人保荐,向中国证监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6368页。 ⒂刘连煜著:《新证券交易法案例研习》,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53页。 【作者简介】上海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945.html -
了解详情
服务管理局(FSA)认为,Parry 先生在巴克莱银行发行新一期浮动利率债券之前通过 K2 公司卖出持有的该债券构成内幕交易。巴克莱银行指示巴克莱 的,此前的证券交易法都未涉及要求内幕信息明确的问题。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案例中还是涉及到了内幕信息的明确性问题。 台湾地区在 2010 年修订证券交易法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490.html -
了解详情
》第 2 条对该法调整范围的界定,该法调整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同时,证券衍生品种 承诺的回报,其对集资企业资金使用及其投资事业也缺乏了解和控制能力。基于经验案例考察,这种融资方案的主要风险来源于:第一,集资企业存在明显欺诈,如亿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62.html -
了解详情
角色的转变、次贷产品非公开发行特征下信用评级转向只向有限数量的投资者传播的诸多事实,评级机构法律责任理论与既往案例面临的历史境况已经大相径庭。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9页。 [8] 黄润源、刘迎霜: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法律关系解析,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 [9] Nichola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