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地方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确立行政自由裁量权原则的情形也非常普遍。 能不能履行好行政管理职能,如行政主体完全可以用法律没有规定为借口而放弃行政职权,完全可以在不考虑行政相对人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作出超现实的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8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050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051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052 当事人 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84.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其依法行政。三是这一模式有利于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相对人因种种原因放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利时,在法定情形下不致因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 方法、应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于执行程序终结前,向执行机关声明异议。第10条规定:行政执行,有国家赔偿法所定国家应负赔偿责任之情事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将由法院以判决所形成的法律状态,其决定诉讼标的的标准是诉的声明及其形成原因。 民事公诉案件根据受害人的多寡可以分为单一侵权案件和双重侵权案件。 民事公诉权,对于作为国家机关的检察机关而言,其职权即是其职责,不能随意放弃,因而“民事公诉人说”比“当事人说”更具合理性。其三,民事公诉人说可使检察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通过再审寻求救济。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持有或应该持有新证据但出于各种考虑放弃二审而以新证据申请再审,是否允许?如果当事人以新证据提起上诉后又撤诉, 公正造成严重冲击,不利于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做出裁判,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很可能造成诉讼能力薄弱者无法实现实体公正,这实际上是一种机械的司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2.html -
了解详情
)。当公司受领红利与其他利得时(dividends or other benefits of membership),不得声明放弃捐赠承诺。 ● James D. Cox Thomas Lee Hazen, Treatise 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2:11 (20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17.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就是严禁采用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由此确立 。释明权一方面为审判长之职权,一方面为审判长之义务。 或者说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声明或陈述的意思不清楚,或是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够充分而误以为自己所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9.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非物质的、动产还是不动产、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及证明对这种资产的产权或者权益的法律文件或者文书;(五)“犯罪所得”系指通过实施犯罪而直接或间接产生或者 后,基于请求缔约国的生效判决,将没收的财产返还请求缔约国,被请求缔约国也可以放弃对生效判决的要求;(二)对于本公约所涵盖的其他任何犯罪的所得,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5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法院规则》014规定的简易判决(Summaryjudgment)程序是这样进行的:原告以宣誓声明提出他认为被告除关于损害赔偿金额外,对原告的请求提不出任何防御方法 现代法律选择制度在法律的安全性与灵活性的两难选择中,宁愿后退一步,放弃所谓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判决一致性的目的,代之以最密切联系原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4.html -
了解详情
下法院可以依照职权调查取证:(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二)涉及确定管辖、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 状和证据的期日。当事人应当在交换之日提交证据与准备书状,逾期不提交的,视为放弃提交证据和书状的权利。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