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豁免。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涉及到一些诉讼权利的获得和部分实体权利的放弃,犯罪嫌疑人应当知悉作为污点证人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污点证人本来作为共同 不违反公共利益。法院会书面告知污点证人作证的法律后果,并对如何作证加以适当指导,豁免令一旦签发,污点证人的作证就被视为一种义务,如不履行,则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7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与看守所距离远等原因,在批准逮捕程序中,检察人员通常不讯问犯罪嫌疑人,如何告知权利有待探索。笔者认为,为了贯彻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体现检察 证据排除规定》,如果在押人员提出存在非法取证情形并提供了证据,检察人员有义务固定证据;调查看守人员、讯问人员是否有非法取得口供的行为,如果存在违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55.html -
了解详情
知情权,但仅限于被害人直接控告的案件,若属他人报案、举报或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则没有规定应告知被害人。而对决定立案的侦察案件,法律也未规定需要告知 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仅对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有上诉的权利。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3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侦查讯问制度。其立法精神在揭露犯罪、保障人权和追求诉讼公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刑诉法》的修改, ,立法也没有明确规定侦查人员讯问前的告知义务,许多犯罪嫌疑人并不知道自己讯问中有那些权利,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更是无从谈起。为符合讯问程序正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51.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只能被动服从和配合,无从申请司法机关介入和提供救济。同时,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负有如实陈述的义务,没有沉默权。因此,我国侦查程序具有单向性、秘密性和 不陈述,以及如何陈述,不受来自讯问者一方的强迫与压制,如若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告知此项权利而作出陈述,该陈述应当被排除。 4、逐步完善被告人利益受损补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72.html -
了解详情
德华三世时代,即凡是剥夺某个人权益必须保障他所享有告知权、陈述权和倾听的权利。控辩平衡是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最集中的体现,例如,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了解 没有自证其罪的义务。其保持沉默,不作不利于自己的供述,就不应当带来任何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无罪推定作为一项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假设性法律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刑;在提问之前有关官员有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的权利;如果违反这些规定而实施的一切行为和所获取的材料,不能作为认定 往往需要作出牺牲,同样引入沉默权,也会存在弊端,那就是:会造成减轻对犯罪惩罚的力度,让一些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在我国目前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3.html -
了解详情
回答。③英国通过《法官规则》对侦控机关的行为予以指导,规定讯问和提讯犯罪嫌疑人前应当告知“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你可不必作任何陈述,但是你一旦有所陈述,便将 正义、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三种形式。实体正义指立法者或司法者对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分配和确定时所体现的正当性、合理性。形式正义是指对实体法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5.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人员行为守则》等等。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轻权利、重义务的社会。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则是在最近一些年才得到正式承认的。根据传统的 例如第3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5.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或非法的动产扣留于特定场所的强制性措施;冻结财产则是指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资金帐户加以限制,使资金无法流动。可见,查封、扣押、冻结 处于平等地位,“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是一个古老的国际法原则,因此,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只能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在移交被判刑人时,移交方和接收方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