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涉及到责任认定问题即然当事人再行提起行政诉讼或通过行政程序解决,将会使案件审理期限拖延。同时两个程序也加重了当事人的诉累,不符合 分析过,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主要目的是以此解决赔偿纠纷。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后,一审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的,还可以上诉。二审终审后,当事人一般都会息诉服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结婚证上载明的主体对结婚证效力提出异议的,可以请求民政部门撤销或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实际共同生活的当事人请求离婚的,法院应对当事人进行释明,告知因 而判决不准离婚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一)》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74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案件,开展民事、行政执行和国家赔偿等执法活动。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 的前提下,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标的金额较小的简单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为依据。[8]此外,民事诉讼中如果需要对行政行为进行实质审查,出于尊重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考虑,应当停止民事诉讼程序,将先决问题送交行政机关或行政庭处理 。 1.民事诉讼停止制度与规避审理期限 一些法院将诉讼中止制度作为规避审理期限的工具。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3.html -
了解详情
六个月内结案;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上诉法院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以上期限遇有特殊情况均可延长。据此,一个劳动争议可能 的诉讼有不同的举证责任规定,如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行政诉讼程序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而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劳动者在管理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1.html -
了解详情
个月内结案;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上诉法院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以上期限遇有特殊情况均可 延长。据此,一个劳动争议 的诉讼有不同的举证责任规定,如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行政诉讼 程序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而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劳动者在管理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25.html -
了解详情
月内结案;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上诉法院审理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以上期限遇有特殊情 况均可延长。据此,一个劳动争议可能 的诉讼有不同的举证责任规定,如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行政诉讼 程序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而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劳动者在管理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16.html -
了解详情
的领导、审批和管理,均由公安机关独家行使,在作出劳动教养决定和参与行政诉讼时,却又以劳教委员会的名义进行。1996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 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人民法院设立“治安法庭”,受理公安机关诉请劳动教养的治安案件,开庭审理并作出是否将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6.html -
了解详情
(2)行为的性质不同。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是行政行为;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司法行为(审判行为)。(3)程序不同。复议机关进行复议是行政程序 外,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判决或裁决是司法行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在法定期限内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8)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再审限定了严格的条件。 既判力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曾广泛适用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之中。根据学者研究,古老的既判力原则是各国一事不再理、禁止双重危险等 ,以再审程序进行审理,不符合再审条件的,驳回再审申请。所不同的是未指明其决定的形式以裁定来表现。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件,还未规定延长期限的审批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