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依据是,一个持有上市公司一定股份的股东,在股权相当分散情况下,一般已取得实际控股地位,如果他继续收购就可能 溢价转让控制权,而损害其他小股东的利益。所以,传统的股权转让自由理论受到人们质疑。并且传统理念强调股东权平等原则,即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的性质和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2.html -
了解详情
滥设分支机构,千方百计摆脱所有者的控制;有的用国有资本为别人滥设抵押权,有的越权转让国有的当红股份,内中隐情可想而知。我国的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分布广、 投资主体迟迟不能出现大的发展。由于新的有效投资主体成长乏力,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仍以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为主流,相应地,多重委托代理的经营治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52.html -
了解详情
滥设分支机构,千方百计摆脱所有者的控制;有的用国有资本为别人滥设抵押权,有的越权转让国有的当红股份,内中隐情可想而知。我国的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分布广、 投资主体迟迟不能出现大的发展。由于新的有效投资主体成长乏力,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仍以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为主流,相应地,多重委托代理的经营治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9.html -
了解详情
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银监发「2008」45号规定私人股权投资信托投资于拟上市公司股权的,应遵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目前,中国证监会通过窗口指导, 项目,在中国证监会过会时,均被明确否决。 在股权转让中,对于外资的限制,缩小了退出是股权受让人的选择范围。根据2007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56.html -
了解详情
股票的发行、交易中。所以,评价上市信用,既包括对上市公司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股份发行中的信用要求,也包括股份转让中上市公司能否以自己良好信用为股票持有者的 ,而且,国有股东的支配力甚至超越了公司法的规定。因此,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存在像美国上市公司因为股权分散而产生的经营层控制问题和代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4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这一制度是保护和补救性的,其理论依据是:在当今上市公司股权日益分散的情况下,持有一个上市公司30%或35%股权的股东,已基本上取得了该公司的 要约。但是由于这次转让的股份全部为不可流通的国家股,恒通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书面申请要求豁免其全面收购义务,并得到了批准。鉴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原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7.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往往需要通过采取兼并手段作为其发展途径。其中,公开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以实现控股或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向外拓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企业通过证券 超过了强制收购比例,但是收购者作出书面承诺,保证在一年内将其超出的比例转让他人,并且持股比例不再超过上述规定标准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98.html -
了解详情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对亏损上市公司的重组采取 “存量”重组方式,即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其过程往往伴随老股东、老 。2001年、2002年*ST小鸭先后亏损7516万元、20894万元。2003 年,公司面临被摘牌的险境,为避免公众股东血本无归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 *ST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44.html -
了解详情
列为强制执行的标的。2001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对强制执行有关 股权时,必须依法进行。转让的行为必须符合有关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必须经过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同等条件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等等。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94.html -
了解详情
滥设分支机构,千方百计摆脱所有者的控制;有的用国有资本为别人滥设抵押权,有的越权转让国有的当红股份,内中隐情可想而知。我国的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分布广、 投资主体迟迟不能出现大的发展。由于新的有效投资主体成长乏力,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仍以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为主流,相应地,多重委托代理的经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