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基础,则是我们中国人宪政实践从社会主义宪政转向自由主义宪政的关键。 当代中国要想从传统的、失败的社会主义宪政转向现代的、成功的自由主义宪政,既 选民现代政治活动主体定位与社会政治格局的关联性》,200l年4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政治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待刊。 [10] 参见迈克尔埃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210.html -
了解详情
居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横向地看,我国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国策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素及其构造,不同于其他国家基本国策所体现的价值要素及其构造 页。 3参见余湘青:《宪法基本国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1)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4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知识产权法律学科与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开拓者。 一、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者 197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起草小组成立,郭 基础的、长远的、全局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人大的学者以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谢怀木式、夏淑华、郑成思等教授也参加了该项工作。 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387.html -
了解详情
一起打》,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23日。 (24)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载《红旗文稿》 》,载《检察日报》2010年11月5日。 (48)参见《中纪委发言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贪官外逃问题》,载http://news.jschina.com.c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42.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情况下,近现代的民法根本无法兼顾两种不同的社会秩序,当然难以适用。 中国民法近代化的本质,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上适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法律,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律家的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5页。 [3]丁明胜:《日本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588.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政治发展的新征程。 【作者简介】 师泽生,本名杨海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杨博,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440.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是司法改革倒退和某些领域人治现象回潮,法治状况令人堪忧。四是认为目前中国法治建设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思路不清,目标不明,需要尽快研究定夺。 和民权的充分保障,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作者简介】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354.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仍需要一些人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奔走呼号,奉献勇气和智慧。因此,从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阶段性民主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法治的实现。 然而,民主和 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假设梁漱溟先生仍然健在,面对此项举动,不知又当作何感想? 【作者简介】 孙家红,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061.html -
了解详情
,但在核心伦理价值观念也遭到威胁的情况下, 他们不得不反戈一击。无奈那时的中国,改革如火如荼,统治者需要一部全新的新刑律为将来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装点门面,所以 、真理往前迈一步就是谬误,历史的复杂性必须体现在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论和价值论中。 【作者简介】 高汉成,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84.html -
了解详情
了一种新视野,用以观察我们自身在当下讨论现代性问题时的局限性,进而为我们建构中国现代性、另类现代性或非现代性的现代性提供可能的突破口。[18]正是经由这种重构的思想史达 年5月1日。 [39]参见甘绍平:《感受哈贝马斯》,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哈贝马斯在华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