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适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司法机关应当做到定罪公正、量刑公正和行刑公正。不论什么身份的人,只要犯了罪,都必须依据其犯罪事实及后果用一个统一的量刑标准 依法被定罪处罚时,对国家、被害人、被告人来讲都是公正的。然而现实中大部分犯罪人都相对穷困,无力偿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高额赔偿,此时对于得不到赔偿的被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4.html -
了解详情
,考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何种情况下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办案机关只能以刑法为根据,而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追究刑事责任是程序性问题,应由诉讼法规定”。②“有下列情形 非法占有的财产还是中饱私囊,何况刑法对有些罪的刑罚规定是应当适用财产刑。 其二,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赔偿请求以及对赃款、赃物等案内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到的人身、财产损失,要想得到补偿,途径一般只能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犯罪人来进行赔偿。而这样一种赔偿途径的缺陷无疑十分明显: 不考虑被告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像现在这样,表面看起来是法律给当事人主持了公正,但实在的“胜利”他什么都没感受到,只能陷入“无期的等待”。虽然我国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9.html -
了解详情
是决定能否适用赔偿从宽的绝对标准,犯罪侵害了什么类型的法益才是适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对于主要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主要侵害个人法益的可能判处死刑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57条规定,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被赋予相应的知情权。而且在损害赔偿上,除了提起民事诉讼之外,对被害人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救济措施。 由于受民事诉讼程序的复杂性以及加害人的赔偿能力等所限 致死、致残,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又无法获得有效的赔偿(实践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往往难以执行),境遇悲惨、生活困难,长期申诉上访。 [10]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可提示辩护人围绕量刑展开辩护。在最后陈述阶段,法官可以提示:被告人对于量刑最后还有什么需要向法庭陈述的,并记录在案。由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被告人最关注的就是 。对此,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个混合诉讼,是以刑事诉讼为主,附带民事诉讼为辅的。只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2.html -
了解详情
补充侦查的权力,但要有所限制。六是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要同时重视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进一步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被害人救助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合议庭成员没有最终的决定权,检察院往往也只是强调一审裁判的正确性,提不出什么别的理由,被指定的辩护律师常常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辩护职责。在这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的规定即可得出以上结论。第一件司法解释是2000年12月19日法释[2000]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 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不存在了,何谈什么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是不断发展的。人权保护事业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2.html -
了解详情
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失,被害人不得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我国,过去传统的理论认为对精神损失进行赔偿是将人的人格、荣誉金钱化、商品化,由此 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被害人对社会的回归程度。 ③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的补偿,但实际上远远不能满足其遭受的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1.html -
了解详情
美法系的学者也抱怨,如此多的诉讼时效期间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反而容易对法律产生误解,并最终导致消灭有效的请求[13]。二是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呈现缩短的趋势。 这一立法态度明显地影响了司法实践,最高院于2000年12月发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就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