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的比较来看,刑法总则关于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具体的罪名则同样都被认为是 能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在1979年刑法中,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九章渎职罪,都是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按说这两章犯罪最有必要适用剥夺政治权利,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9.html -
了解详情
在客观上与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渎职行为并无区别,但在主观上行为人是出于非法占有目的。以渎职罪中滥用职权罪为例,其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同时在结果上 到刑罚目的中来,两者虽然具有关联,但多少有些射偏靶子的嫌疑,模糊了刑罚目的是什么的理论视野。同时,德国学界主张的积极的一般预防,也具有不同的刑罚文化背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82.html -
了解详情
到受贿罪既、未遂的判断。(一)关于受贿罪侵犯法益的讨论受贿罪的保护法益究竟是什么?学界一直有不同认识。法益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有解释目标的机能,因为一切 非数额的其他量刑情节。但是,如果把受贿罪和行为人后续性滥用职权行为所构成的具体渎职罪进行数罪并罚,就不会出现这种受贿数额类似、结果差异悬殊的情况。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当性作了有力的辩护。康德指出:谋杀人者必须处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法律的替代品或者代替物能够用它们的增或减来满足正义的原则。没有类似生命的东西, 来镇压犯罪的目的,但是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犯罪率并未因死刑在立法上的增多而降低。目前《刑法》分则的十章犯罪中,除第九章渎职罪以外,每一章都规定有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3.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便利,贪污、挪用、受贿和其他贪利性的职务犯罪。 (2)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 不正当的交易。某些检测机构为了搞好经济收入,集体弄虚作假,只要你出钱,想要什么结果的检验报告就会有什么样的检验报告。 还有的检测人员与稽查人员相勾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621.html -
了解详情
。在它们的理论中,与之最为类似的就是保护法益。 对于受贿罪的保护法益是什么,即受贿罪侵犯的是何种法益。在立法形式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立场:起源于罗马法的 了巨大的影响,该说到目前为止仍是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构成要件的通说。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刑事立法,曾将受贿罪例如贪污罪、渎职罪和经济领域中的犯罪。由于刑事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1.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权力的假借和转让。三是赃款漂白,资本增值。这些人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见什么捞什么,借以满足私欲,中饱私囊。有的通过办 犯罪的刑罚比重;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某些具体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处罚原则;应调整渎职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位置,将其章次前移,以体现吏治严于民治的决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24.html -
了解详情
了不同的观点。譬如,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与渎职罪的一系列徇私舞弊渎职犯罪是否属于法条竞合?有论者就认为:这两个犯罪是重合的一罪,即两个罪名所包含的犯罪 相同的行为触犯多个法条的犯罪形态的概念⑻。那么,法条竞合与法条竞合犯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从被普遍接受的法条竞合的概念来看,同一说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2.html -
了解详情
受贿双方都是冲着以利换权的目的交付了利益,贿赂性质就已具备,与谋了什么利益,是否谋取到利益并无关系。立法加上这些要件,不但与理不通,而且徒增 结果来反映,正如一名基层检察长所说,渎职罪的认定要依据损害结果的程度来定,造成损失在30万元以上才能立案,可是环境污染的危害往往是难以直接用金钱来衡量的。⒆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67.html -
了解详情
、私有观念。私有观念的价值标准是以自我为中心,反映在职务犯罪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某些国家公务人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以权谋私,有什么权就谋什么私, 刑法在打击、惩治职务犯罪方面的主要锋芒所指;应调整刑制,堵塞漏洞;应调整渎职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位置,将其章次前移,以体现吏治严于民治的决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