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罪犯人身危险性的考虑更为充分和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对罪犯的改造。 减刑与假释制度是行刑个别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适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宽严相济刑事 裁量中的人身危险性评价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新解读[J].法治研究,2009,(4). {14}赵永红.论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位[J].法学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对罪犯人身危险性的考虑更为充分和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对罪犯的改造。 减刑与假释制度是行刑个别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适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宽严相济刑事 裁量中的人身危险性评价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新解读[J].法治研究,2009,(4). {14}赵永红.论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位[J].法学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明确界定死缓变更执行死刑的时间;将死缓犯的减刑、假释纳入刑法规定当中;立法明确规定死缓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情形的处理。 关键词:死缓制度缺陷完善 一、死缓 值得保存的活证据,从而有可能破获其他重大案件或可以用作犯罪学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活材料的;基于维护社会秩序,对因土地、山林等边界或民事纠纷引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报复心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提高其陈述的真实性,并防止其滥用程序权利值得研究,据宾夕法尼亚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在100例被害人于假释程序 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引入公正、人权、效率等法律理念创造了制度条件[28].世界上大陆法系国家的减刑、假释就是由法院承担[29].因而,问题的关键不是权力的归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08.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听取其他罪犯和该犯主管干警的意见,保证减刑程序的公正进行。第四,加强对假释制度执行的监督。由于刑法第84条对假释犯的监督考察 探[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9] 夏宗素。狱政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62-167。 [10] 谢晖著。法律信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3.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以及从轻处罚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等进行深度研究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特殊意义。 一、中国准老年人年龄范围的社会学界定 1996年10 悔改表现,并且丧失作案能力、生活自理困难的老年犯,加大减刑、假释的力度,特别是多适用假释制度,使多数老病残罪犯由监禁刑转化为非监禁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85.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办公室),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 过程中的罪犯实行的,对罚金刑的减免,不属于这种减刑制度的范畴。 (五)假释制度 假释制度,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法定期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810.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也被媒体视为本次修改刑法的重大特色之一。⑸将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减刑幅度由现行刑法中的无期徒刑或者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限制为无期徒刑或者20 累犯或者因杀人等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的规定。假释制度的设置,旨在避免对刑期内人身危险性消失的人继续予以关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4.html -
了解详情
内。与此同时,在追究对岸同胞刑事责任时,司法人员也应当充分考虑两岸同胞对对岸法律制度的认知力,在适用刑罚时适当予以从宽处罚。 2、刑罚的具体适用 (1)死刑 ;三是明确被移管(接返)的罪犯应当享有服刑方刑法所规定的各种被减刑、假释和赦免的权利。 我们相信,只要两岸本着一个中国、协商平等的原则,两岸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11.html -
了解详情
周末》专访时,便同样强调假释制度的作用,主张在现行的刑事法律制度框架内解决问题。 [13] 诚然,刑法典中减刑、假释、缓刑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确实极大地 /2.htm,2009年4月12日访问。 [12]参见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58页。 [13]参见赵蕾:《周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