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行为人没有直接面临是否违反法律规范问题,也没有形成针对法律规范的蔑视和挑衅,缘何还要受到处罚?过失犯的处罚是否与责任主义原则发生矛盾便成为有待探讨的问题 应加以防止,违反预见义务,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就应负过失犯的刑事责任。{4}30 这种学说将过失犯的处罚根据求之于稍加注意就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0.html -
了解详情
,既然行为人没有直接面临是否违反法律规范问题,也没有形成针对法律规范的蔑视和挑衅,缘何还要受到处罚?过失犯的处罚是否与责任主义原则发生矛盾便成为有待探讨的问题 应加以防止,违反预见义务,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就应负过失犯的刑事责任。{4}30 这种学说将过失犯的处罚根据求之于稍加注意就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81.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这一背景而增大,应当受到比没有这一背景的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犯罪更重的处罚。如果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犯罪在急剧增加这一背景 逃避法律追究上。 {4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卷)(1992-1996年合订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页237以下。 {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26.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这一背景而增大,应当受到比没有这一背景的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犯罪更重的处罚。如果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犯罪在急剧增加这一背景 逃避法律追究上。 {4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卷)(1992-1996年合订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页237以下。 {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57.html -
了解详情
│不认可│2│4│ └────────┴──┴─────┘ 表六:通过和解解决刑事冲突对国家刑事司法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 │选项│人数│比例(%)│ ├──────────────────┼──┼─────┤ │致使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应该被视为是道德主体,他通过实施犯罪行为值得受到处罚。如果不去施加这种应该受到的处罚,那么就意味着拒绝承认行为人的道德主体的地位和能力。 功利理论看到的是 刑罚比轻罪还轻,那么这是不相称的。但是对于重罪或者轻罪本身而言,怎样的刑罚才是相称的呢?横向的比较容易,纵向的比较也容易,但是这种比较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8.html -
了解详情
;(5)增加了1款,即第3款,关于制止暴力犯罪的无限防卫权的规定;(6)在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中删除了酌情一词,以免司法实践中发生歧义。上述 ,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将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造成人员伤亡不负刑事责任的条件,限定在受到暴力侵犯或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但尽管作了这种限制,修改稿的这一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4.html -
了解详情
反应。从结果来看,基于客观主义立场而制定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合理地控制刑法的处罚范围,而基于主观主义立场而制定的刑事政策引起的结果却可能使整个社会陷于恐慌。情节 将哪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对犯罪规定怎样的刑罚等。[13]比如犯罪圈的划定问题。 犯罪圈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刑法对犯罪概念的规定,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7.html -
了解详情
世间事物善恶的公平准则。 那么,作为公正和公平的正义和刑罚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对此,我将以正义的二元性为依托,在下一节对之加以论述。 二、 公正的正义 刑罚个别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罗马教会法, 但现代意义上的刑罚个别化却是由主观主义刑事学派的犯罪学家们提出来的。 其基本理论是:无论是哪种犯罪,从最轻微的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这里的严格是指该作为犯罪处理的一定要作为犯罪处理,该受到刑罚处罚的一定要受到刑罚处罚。严厉主要是指在法定幅度以内比 从宽的问题处罚,怎样处罚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利,既要考虑犯罪的因素,还要考虑给予未成年犯罪人怎样的改造环境。这就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