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制度还是有所区别的: (1)客观表现不尽相同。不可抗力事件一般表现为影响合同履行的灾难性事件,既包括自然力量(即英美法上的Act of God), 论不履约的免责事由,载于《法商研究》1994年第5期;王宝发:论我国合同法应当确立情事变更原则,载于《法学家》1997年第2期。 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武汉市总工会在组织慰问防控肺炎疫情一线人员的同时,积极从源头发力、坚持制度保障,联合武汉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成员单位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 ,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794.html -
了解详情
人应当按照中标候选人的排序确定中标人。当确定中标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或者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的,招标人可以依序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 形式上审其是否符合法定要件。最终,协助投标方作出是否投标——即是否向招标方发出具法律拘束力的要约的决策。 ②监督招标方的招标、开标、议标、评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017.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是订立合同,而是为要约人自己设定债务,也就是为受约人设定债权。因此,要约生效,即对要约人发生要约所允诺之约束力,无法定事由,如不可抗力、情势变更, 法系在要约生效问题上并不存在的实质冲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6条规定:(1)在未订立合同之前,发盘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于被发盘人发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358.html -
了解详情
与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合同法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关系。非典在合同法上主要涉及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两个知识点。搞清楚这个问题,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务均有 变化,但二者范围有一定重叠。一般说来,如果某一事件发发生,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它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必要,则构成情势变更。(2)对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5.html -
了解详情
在发价人所规定的时间内,如未规定时间,在一段合理时间内,未曾送达发价人,接受就成为无效。鉴于我国已加入该公约,而该公约又采取了到达主义的 :第一,合同变更大多需经双方协商,而双方协商也正是合同解除的方法之一。第二,在发生不可抗力和一方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可以由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享有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71.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主张。而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法发[2004]2号)将行政合同、行政允诺、行政规划、行政给付等均纳入行政行为的种类,使得 。从中断时起,起诉期限重新计算。 第七十条【起诉期限的延长】公民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91.html -
了解详情
到达。第二十四条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 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6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6].只要是因发生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他人损失的,均可基于法律规定免于承担责任。因不可抗力 此规定。(2)1993年《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谈纪要》(1993年5月6日法发[1993]8号文)指出:由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作为合同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html -
了解详情
使标的物在订约前灭失,既无从判定标的物灭失在订约前还是合同成立后发生的,又不属于不可抗力的情况,则完全可按违约行为处理。 总之,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现行 什么样的结果,均不重要。义务违反对债务者来说属于给付的原始不能,抑或属于所谓后发不能,亦不具特别意义。[(42)]如果能够确定债务人客观上违反了其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