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修改公司法时,规定股东不论持有多少股票,最多只能行使20%的投票权,美国有近30个州的公司采取类似的规定。1999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颁布的《 ,公司的合并、分立、收购、兼并、接管、股份交换、债转股,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等公司重组措施必然引起公司内外权利及权力关系的重新配置。 (四)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6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8],公司可以通过股利分配( divi2dend payments) 、权益稀释( claim dilution) 、资产置换( as2set substitution) 、投资不足( under investment)等方式损害债权人利益。特别在公司濒临破产和已经进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90.html -
了解详情
上市公司收购密切相关并频频发生的其他重组模式,诸如国有股划拨、授权经营、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等也未在《证券法》中作出调整,因此,在实际监管中仍会存在 主要内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已经付诸实施。但是,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对国有股和具备国有背景的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基本没有具体规定。《公司法》只在第148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5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处置财产和投资理财的基本需要,尤其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包括上市公司组建的过程中,以股权的置换完成对新公司的出资是许多投资者优先选择的出资方式。 转投资比例的理由,其实在事实上,中国股份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公司化的实践也早已突破了现行公司法的比例限制;在资产信用之下,公司增资或减资都不再直接决定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迁,法律所保护与调整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动,原刑法文本所依赖的语境已经被置换,政策也作了调整,在法律未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如对一些行为仍以原 发生的案件,尽管用事后规范性的文件认定改制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客观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但由于改制当时的政策导向所致,两高2010年印发的《关于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7.html -
了解详情
可诉性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特性之一,形象地讲,可诉性是将“纸面上的法”置换为“运行中的法”、尤其是“诉讼中的法”的枢纽。某些条文明显缺乏可诉性是 财产保护、国有职工的安置、土地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运营体制、国有股股权的行使等等,可以单独立法,而公司法修改则不必再与国有企业改革扭在一起,只需完善公司应遵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41.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宗教教义的处分、行为之效力成为主要争点时,可把举证对象的要件事实,置换成该处分行为是否为宗教团体内部所广泛承认。如果得到承认,法院应该尊重宗教团体的 申请解决;因政府及其所属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调整、划转过程中引起相关国有企业之间的纠纷,由政府或所属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处理,等等。参见纪敏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1.html -
了解详情
少采用,因为这是对一法人人格的无端否认。(3)对于改制企业破产的处理问题。我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多年,现在正在进行国有企业升级换代,资产重新优化配置的改革。有的采取剥离有效资产,另组公司,有的采取等额资产置换等额债务,有的采取租赁的方式等。这些改革的方式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83.html -
了解详情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等等皆属复合罪过犯罪 结果持故意的罪过心理,从而构成故意犯罪。简言之,如果将故意违法行为的危害结果置换为犯罪的危害结果,因为对违法结果的故意是过错、对犯罪结果的故意是罪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2.html -
了解详情
因股权相对集中,控制股东滥权问题亦十分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股一股独大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资料, ,控制股东就可以利用表决权优势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服从大股东的意志,通过投资、资产置换、生产经营、收益分配、股权转让等环节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控制性股东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