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监督,对于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显然是不利的。虽然刑事诉讼要求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二者不可偏废,但由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均有举证 也广泛引用了听证程序.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至今仍未确立听证程序,这极大地阻碍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实现。诉讼中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诃取新的物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6.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 上进行重构和完善,相信这一制度一定会为我国的刑事诉讼发展锦上添花。参考文献:[1]张亚玲《从司法实践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载《人民检察》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97.html -
了解详情
、不主动、不深入地调查取证留有一条后路,侦查适可而止、半途而废而放纵犯罪。 其次,该罪的设立使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国的 诉讼人权予以确认。美国宪法修正案、我国已经签署的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世界刑法协会第15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协议》以及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74.html -
了解详情
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受 委托的律师自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 进行重构和完善,相信这一制度一定会为我国的刑事诉讼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亚玲《从司法实践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载《人民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48.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难道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吗?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程序中 ,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犯罪嫌疑人身上,而遗忘了因犯罪而遭受巨大人身、财产损失的被害人。甚至有时在我国,法院没有调查清楚被害人的身份情况下就开庭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 诉讼权利不断扩大的历史,也是被告人从诉讼客体向诉讼主体演化的历史。然而人们在为被告人地位提高而努力奋争或为 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难道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吗?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运用,然而,这一立法原则和精神并未完全彻底地贯彻到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中缓冲地带的设置正是顺应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要求而进行检察权配置的 作用。 2.检察机关公诉受理案件的缓冲地带:受案前审查。在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中,我国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尚未查清,需要补充侦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2.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顾名思义,即是指犯罪嫌疑人享有知悉自己何以被指控以及自己在侦查和诉讼过程中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拥有何种权利、义务等方面情况的权利 措施的理由和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义务,以及侦查终结的结果的告知,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的,但不够具体。而被指控罪名和基本权利两项则规定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5.html -
了解详情
,但将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第一,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维护。我国刑事诉讼中,未决羁押的比例较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案件材料的了解和对自己合法 后仍应在阅卷登记簿上登记签字,律师也可在补充侦查完毕之后一次性阅卷。阅卷登记的期间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至初次开庭法庭证据调查前。律师若掌握有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777.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地位同样被弱化。从刑事诉讼的角度而言,以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对被害人的权益保障的缺憾,表现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权利的缺失。 一、被害人在刑事 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的规定,说明这部分罪犯没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个人认为,犯罪嫌疑人的劳动报酬权不当受犯罪行为的影响。因为劳动报酬权是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