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发回重审,许多一审法院对于拿不稳的案件往往事先就向二审法院请示汇报,使两审终审制度异化为一审终审,这种作法失去了上诉程序所应当具有的 制度,在实务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一)异地审理可能导致当事人诉讼成本增加 民事诉讼管辖的确定原则是便于人民法院正确、及时行使审判权和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一审管辖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43.html -
了解详情
审级制度的转变并不现实。因此,对我国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不能突破现存的两审终审制审级结构。在两审终审制的审级结构之下,未来对民诉法进行全面修改之时, 》,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23]如廖中洪:《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71.html -
了解详情
就这一权利的真实存在、是否与船舶有关及其性质、数额进行确认。在我国民事诉讼体系中,诉通常分为三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所谓确认之诉,是指 破产债权案件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为了贯彻实行民诉法的两审终审制度,加大海事审判的正确系数,对海事法院就确权诉讼作出的裁决,允许当事人上诉应为利多弊少。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6.html -
了解详情
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作出的裁判为终审裁判。三、审判监督程序理念之检讨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判监督程序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民事诉讼 的诉讼权利,某种意义上是申诉权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化,比申诉更具可操作性,在制度上更能实现对不正当生效裁判的救济。因此,当事人申请再审完全能够取代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3.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有的时候又过分地注重公正,这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案件上。前者体现在所有的案件经过两审之后,正常的救济程序就告终结,后者则表现在任何案件都 致使这种追求“多快好省”的简易司法制度反而呈现出高成本、低收益、公正失落和恶性循环的特征。二、我国二审终审制存在的主要弊端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案件终审后当事人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3.html -
了解详情
几年,有的案件先后判决、裁定多达十几次,这不仅在程序上对两审终审、证据时效、审限制度等是一种自我否定,而且在实体上也使得相关案件是非难分, 而在民事诉讼中应实行当事人主义。所以,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不宜强化,只能限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才能行使监督权,且要纠正以往偏重于结果审查的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4.html -
了解详情
意大利、法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诉讼法先后继受了这一原则,把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履行真实义务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西方国家 一条,但是,它是民事诉讼制度在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是以往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度的突破与创新! 确定小额的数额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因为小额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50.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 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 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353.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的发生率,这种说法更是似是而非。 把两审终审制度变相的转变为一审终审制度,是不是就能够节省诉讼资源的投入呢?也未必如此。请示汇报等指示意见, 应作出判决或裁定。[49] 对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的,不仅要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也要审理刑事诉讼部分。[50] 我国二审的审理范围是采全面审查原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完全违背了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当事人平等抗辩原理。 三、民事抗诉制度实践中的尴尬 一是干扰两审终审制的正常执行。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 法院又予以维持,直到最高检察院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的情况,这实际上使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权形同虚设。对此,最高院不得不在1995年10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