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影响刑罚量定。例如,一个行为人故意杀人之后,赔偿了他人100万元,以便自己不被判处死刑,目的在于出狱之后继续杀人,那么,该行为人赔偿了他人100万元的 ,原则上与对故意和过失的判断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从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出发,结合案件的各种事实情况进行的判断。例如,如果行为人犯罪后自首,向被害人真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40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与犯罪类型规范事实之间无法实现正常对接。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却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结果发生,其行为已经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鉴于其犯罪后有自首情节,遂判处王春全有期徒刑6年。 案例三:吴某故意杀人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2.html -
了解详情
种总结和改进,是在前面的死刑缓刑和死刑保留的基础上的一种产物。 二、 死缓的性质和名称关于死缓制度在是否是一种缓刑,理论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犯罪分子具有从宽处罚情节的;杀人后以实际行动真诚悔罪的;犯罪该杀,但在共同犯罪中罪责不是最为严重或者为留有余地而判处死缓的等。有的认为投案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82.html -
了解详情
3.提供其他适当的法律帮助,如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其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是否需要代理申诉、控告,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制教育,教育 现场实施犯罪行为作为侦查方向,则很有可能形成错案,犯罪分子是另有其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035.html -
了解详情
当然也会随之增多。 (四)死刑核准权下放 毒品犯罪的死刑核准权,虽然没有像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死刑核准权那样普遍下放给各个省市, 的后果的故意犯罪。而依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长关于死刑的第六个五年报告曾列举并谴责的对不属于最严重的犯罪适用死刑的情况主要有毒品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减轻处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诸如此类, 刑法》第232条前段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就规定了可供选择的三个刑种: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2)同一刑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或破获案件所起的作用, 被告人除了有立功的主观意愿外是否具备具体的检举行为等。 如被告人贺某因犯抢劫罪, 一审被法院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财产刑。 当日在贺妻的协助下, 将在逃人员抓获。经查证, 该在逃人员确有与他人共同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在讨论中, 一种观点认为, 虽然贺某未有直接协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77.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这样的形式,才能真正发挥案例的指导作用。 在此无需争论我们是否应当施行判例制度,因为只要有法的地方,都可以在不同形式中和不同程度上看到判例法的迹象 使用,显然是起到了一种错误的指导作用。 [40] 例如对于樊明、刘希龙故意杀人、强奸案,在按语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案的判决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答。甚至在2001年第6辑非常突兀地对“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问题直接提出“我们认为”,但是“我们”是谁却无从查考。当然其主体应该 使用,显然是起到了一种错误的指导作用。[40]例如对于樊明、刘希龙故意杀人、强奸案,在按语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该案的判决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2.html -
了解详情
在收容教育期间交待自己存在聚众赌博罪、故意杀人等各种犯罪。当被收容教育者主动交代其还存有与卖淫嫖娼无关的犯罪时,收容教育和刑罚之间的衔接自然成为问题。虽然 主动交代犯罪事实的 类自首情节。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被收容教育者的现实状况,在定罪量刑中比照刑法第七十条数罪并罚 先并后减原则处理,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9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