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对毒品具有所有权,所有权虽属他人,但事实上置于行为人支配之下时,行为人即持有毒品;行为人是否知道自己具有所有权、所有权人是谁,都不影响持有的成立。此外,持有并不 持有为前提的。在司法实践中,有证据能够证实已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罪中的任何一种罪,即以该罪论处,而不应再定非法持有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58.html -
了解详情
,又是主犯,应当处死。被告人归案后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被判处死缓的同案犯,其行为构成重大立功,最高法院认为其罪行重大,不宜适用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 案中,被告人购买海洛因900克。一、二审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复核时以非法持有毒品罪改判无期徒刑。本案中被告人父子均系吸毒成瘾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32.html -
了解详情
多次贩毒,贩毒数量接近情节严重的数量起点的,以向多人贩毒或多次贩毒作为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的,人数、次数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作为从重处罚情节,毒品数量作为 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是否每增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中一种行为均增加刑罚量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87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为卖主寻找买主、以营利为目的为购买毒品者介绍的,构成贩卖毒品罪;如果行为人为他人吸食毒品介绍毒品买卖,且不具有营利的目的,则不能认为是犯罪 页。 ⑷参见粱瑞庆、王红洲、王英杰:《介绍买卖被拐卖的儿童是否构成犯罪》,http://www.fzwgov.cn/Html/Article/Class7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827.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苏某不服,以其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以及原判量刑过重等为由,分别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依法终审裁定: 一般主张以科学法则或科学的一般人的认识为标准,所考虑的是行为客观上是否可能侵害法益{26}(P.277)。也就是以对保护法益发生物理的、客观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53.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苏某不服,以其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以及原判量刑过重等为由,分别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依法终审裁定: 一般主张以科学法则或科学的一般人的认识为标准,所考虑的是行为客观上是否可能侵害法益{26}(P.277)。也就是以对保护法益发生物理的、客观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47.html -
了解详情
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依据。 六、主观故意的认定 判断被告人对涉案毒品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据被告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 非法持有为前提的。在司法实践中,有证据能够证实已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罪中的任何一种罪,即以该罪论处,而不应再定非法持有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063.html -
了解详情
就没有必要。刘家琛主编的《新刑法常用罪认定与处理》中认为:运输毒品罪,关键是审查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所携带、运输的是毒品。无论行为人基于何种目的,只要明知是 ,根据已查获的证据,不能认定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是为了走私、贩卖、运输、或者窝藏毒品就应该构成运输毒品罪。从两案例可看出,不是没有证据行为人有运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09.html -
了解详情
四种犯罪行为,这四者其实各有独立的犯罪构成,分别可以单独构成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和制造毒品罪。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无一例外地认为对同一宗毒品, 意图,将毒品走私销往国外的也只成立走私、制造毒品罪,而不实行并罚。因而,犯罪计划不能成为判断其是否属于同一犯罪过程中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要综合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3.html -
了解详情
犯意引诱)的被告人,仍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是应当依法从轻处罚。 除对某一事由是否构成犯罪阻却事由的问题产生决定性作用之外,刑事政策还可能影响特定犯罪阻却事由 贩卖的预备行为。然而,在贩卖毒品罪中,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几乎一致认定,基于贩卖的目的而购买毒品的行为也构成贩卖毒品,并且属于贩卖毒品既遂。相应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