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如苦情处理、复议、诉讼、赔偿、补偿等等。应当明确,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指导的责任机制和相应的救济制度,其目的首先是 机关应当予以赔偿。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或不予答复时,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寻求救济,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救济。 理由说明: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42.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国家机关的信用和权威。建立法院支付令制度,完善国家专项赔偿金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行政赔偿、补偿制度的有效性、权威性。该法条创设的救济机制,主要特点在于直接性和通畅性 。。 其三,目前,我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五条、《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的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正性,使人们对司法产生专断的疑虑。 (四)再审制度与司法(法院)的权威性 司法的权威性是诉讼这种公力救济方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具有权威性 ,如上诉权、申请复议权等。第二,可以列入再审的对象范围:1、法院适用二审程序审理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2、经过二审的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为限。另外,在审判实践中,对超过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案件被劳动仲裁委员会以申请已过时效为由裁决不予受理的如何处理?有的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适用《民法通则 。笔者不敢苟同,在我国,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关机的职权行为,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应该提起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来救济。且工伤保险赔偿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98.html -
了解详情
职责。因县政府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法院判决,白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县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经复议,市政府决定维持。白某没有对政府的 ,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这一规定显然是将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当作行政作为设定了救济途径,立法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我国法律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裁决机构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书后,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行政裁决机构不予受理并应通知申请人,告知其理由。 3 后,争议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否则由裁决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行政裁决的救济问题。 1、关于行政复议问题 目前对于行政裁决是否能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1.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为止,聆询制度作为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的唯一救济途径,各地公安机关在劳动教养决定做出以前,不是根本没有实行聆询,就是流于形式。司法实践中,根据《行政复议法》的 实践中却少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即便是有,复议变更或胜诉的也更是少之又少了。检察监督的无力,也是被劳动教养人员的救济权利不得到保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88.html -
了解详情
职责。因县政府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法院判决,白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县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经复议,市政府决定维持。白某没有对政府的 ,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这一规定显然是将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当作行政作为设定了救济途径,立法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我国法律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87.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裁决为目的,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合意形成。从行政复议制度的职能与目标出发,笔者认为,行政复议调解在程序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调解的 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瑕疵调解的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生效后,除非违背当事人意愿(如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65.html -
了解详情
而对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不服法院作出的其他执行裁决的情形,民诉法就未规定复议程序。 由此可见,执行裁决的救济制度仍存在着空白地带或不足。为了当事人 执行裁决权,所以裁决启动程序应当规范为:当事人提出裁决申请或执行实施人员依职权提出裁决请求,由立案庭受理,并进行形式审查后移送监督庭处理。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