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第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661.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者,例如一审法院就刑事诉讼判决补充被告有罪,并为被告败诉之判决,而被告只对附带民事诉讼之判决上诉之情形时。此时,刑事庭应以裁定将该案件移送 类案件的最终目的。因此,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作为行政案件依行政诉讼程序处理,不能最终解决当事人之间有关权利义务的争议。当事人要想解决原来的民事纠纷,只好另行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8.html -
了解详情
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7项明确规定:任何人已依一国的法律及刑事程序被最后定罪或宣告无罪者,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审判或者惩罚。但是,对于一个 刑罚,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9]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行政案件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问题应如何处理的答复》([2008]行他字第15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重审上诉重审的无休止诉讼[8],某些案件甚至从审判阶段一退到底,这些循环诉讼不仅加大了诉讼成本,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加深了公众对程序正义的 在此背景下,某些司法机关及办案人员对自身和部门的利益得失十分计较,司法领域亦可能出现蔓延于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特征。官僚主义是科层制的变种,也是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共同诉讼的审理原则。其二,由于企业在本案中存在明显的过错,人民法院如果在行政案件中不审查企业的过错,判决由建设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对建设局则有失公平 另一部分的上诉权,二审法院自然不需要对未上诉的部分进行审理⑦。笔者认为,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共同侵权案件的二审程序应实行全面审理原则,即不论当事人是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8.html -
了解详情
就争议权属的实体裁决进行合法和合理性审查时,法官就遇到了难题,即法官无法依据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作出判断,甚至依职权调查取证也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其根源在于 。不服行政机关涉山林权属确权的行政案件一审判决后上诉率非常高,达90%以上。进入上诉审后,二审法院基于一审法院的相同情况能审得清程序(一审和行政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1.html -
了解详情
(Ⅰ)起诉的形式审查,(Ⅱ)起诉条件的实质审查,(Ⅲ)审理进程的推进,以及(Ⅳ)合法或不合法的案件分流。[19]如果从裁判准备的角度将这些功能进行重新归类,则大致可分为:(A 可能是我国贯行的调解型诉讼模式(如王亚新教授所称),这可从上诉程序的相关规定中获得旁证,比如二审如能达成调解,则既不受上诉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7.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9.html -
了解详情
成本地上诉、申诉,甚至拉关系、走门子,坑国家之财,粉饰长官之面子。行政案件上诉率高,不仅使二审法院增大了工作量,增加了国家司法资源不必要的消耗,更 (三)有利于提高效率 调解的周期较审理、判决的周期要短,在实践操作中程序少,能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法院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达到行政诉讼促进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1.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2条第2款的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的规定, 作处罚决定显示公正,对其上诉予以驳回。法官对行政法原则的适用,充分展示了司法在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中的积极作为。 正当程序原则是行政法理论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