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7844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权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享有权利却不积极地行使 本意看,根据原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当事撤诉的,视为权利人未起诉,所以不发生时效中断的后果,但民事诉讼法没有作这种规定,也没有这种规定精神的反映,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52.html -了解详情
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的请求权持续存在。一旦债权人向一般保证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向连带责任保证人提出承担保证义务的要求,债权人的请求权就得以实现, 此情况下债权人虽有主张权利的表示,但最终又放弃了权利,不能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还有的债权人虽然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但不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82.html -了解详情
来对待。 [3] 二、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以及消除危险请求权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学界也存有争议。 在传统民法上,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通常仅限于损害 物权如不动产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而言,权利人享有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原因在于,只要登记簿上仍然显示不动产的权属状况,就会排除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03.html -了解详情
中断。因为民法立法的意图,本身就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权益,督促权利人在诉讼期间内积极行使权利,避免权利义务处于不稳定状态。权利人起诉后,人民法院依法 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因而可视为权利人没有起诉,不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63.html -了解详情
审判实践中亦出现以当事人主张援用取代法官主动援用的总体趋势。法官主动援用诉讼时效,首先,体现出较为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不利于保持法官中立裁判者的形象, 辩双方意见的影响,此种职权主义在我国并未被责难。再者,以引入法官释明权统一时效援用,与我国当前法治环境相适应,并具实际操作性。由于我国法官有着主动援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28.html -了解详情
的法律宗旨不相符。 持反对观点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如果认为确认合同无效应受时效的限制,则在一定的时间经过以后违法的合同将变成为合法的合同,违法 时效。这是因为,一方面,请求赔偿损失,应当属于债的请求权的范畴,理所当然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另一方面,在合同宣告无效以后,享有返还原物、赔偿损失请求权的一方,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86.html -了解详情
认定当事人提出的要求以及当事人应如何举证,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而对于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各地做法不一。 笔者以为,判断权利人主张权利的行为是否能够引起 起诉没有具体请求,例如告政府环保问题,实际是企业污染损害后果,则不能产生时效中断效果。这里的关键是要限制在没有明确、具体的请求上,如其针对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04.html -了解详情
成本,而且会变相助长债务人想方设法逃废债务的不良风气,不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促进社会经济流转,本身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效率,逃废债务行为的泛滥必将时效制度的效率价值破坏殆尽。 3.承认公告催收的效力,有利于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和促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03.html -了解详情
被告的做法,显然没有在原、被告之间合理地、科学地分配举证责任,不利于诉讼公正的实现。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 事实,理应由主张中断事由已经结束的义务人负责举证。 就上述案例三的情形而言,诉讼时效因乙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而发生中断,该中断所依据的事实应当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83.html -了解详情
。根据法释〔1999〕19号第20条,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 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88.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