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财产的规定》 (法释[2004]15号) 第四条诉讼前、诉讼中及仲裁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进入执行程序后,自动转为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 转让、注销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事项和办理商标权质押登记等事项。 第二条对注册商标权保全的期限一次不得超过六个月,自商标局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785.html -
了解详情
、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费用都无法确定,因此无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不在法定的时间内起诉,法院就会解除财产保全。因此,当事人为了不让法院解除财产保全 不利于保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数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数额的规定是不科学的,应修改为: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数额应根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42.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三条规定,在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时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提供担保的数额应相当于请求保全的 这就是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一般仅限于保证金且保证金的数额不低于请求保全的数额的依据。但是笔者认为该规定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3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迹象。由于履行期限未到,农行不能申请执行,遂向法院要求对上述存款进行财产保全。但因为我国相关民事诉讼立法对保全程序的适用时间仅有诉前保全、 由第一审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采取。 四、从委托外地法院办理解冻手续来看存在协助保全真空 近日,笔者所在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因双方已达成和解原告故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63.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人可以不提供担保应如何看待呢?是否可以像诉前财产保全提供担保一样定成应当? 诉中财产保全发生在诉讼进行过程中,法院在受理审查中已经或多或少对案情有 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但是,如果法院在对应该提供担保的申请人未责令提供,那么由于保全错误造成被申请人损失的风险就会转嫁于法院。因此,这就要求法院应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94.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的生效判决得以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有学者认为,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最基本的保障措施,它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审判活动的顺利 以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以下简称《查封、扣押、冻结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2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手段,将能有效地避免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局面发生。 财产保全包括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是指法院为保证判决或调解协议生效后顺利执行,对当事人的财产 只在当事人提出申请或法院认为必要时采取,其中又以当事人申请启动为主。当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对方很可能摄于法律的威严,主动找到申请人协商,提出解决方案,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97.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起诉之后表述。 二、在判决书中表述应引用相应的法条 由于财产保全是程序运行过程中涉及当事人重大权利的程序问题,在判决书中引用法律条文全文对 主要内容);若原告提出了财产保全申请而法院未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的,可表述为:本院受理后,原告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因原告未能提供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49.html -
了解详情
中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期间应及于执行程序的全过程。其理由如下: 首先,诉讼中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证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得到执行,而进入执行程序只是执行的开始, 到执行立案时止,再以执行程序中的强制执行措施代之,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保全裁定的效力是自行终止还是由法院裁定终止?如果自行终止,在执行程序中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833.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和健全,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经济案件不断上升,财产保全制度在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财产保全制度本身立法的不完善,在对这一制度的 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而人民法院可按保全程序进行,如要求权利人提出申请,并提供担保或者依职权先行作出书面裁定书后,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