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程序 公权力 私权利 立法思想 诉讼模式 程序利益 先诉制度 再审之诉 上一级法院一审终审制 一、 检察院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中体现的问题 (一)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这是我国检察机关抗诉权的一大特色,而且绝不准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在民事案件的抗诉中,这种特色体现为四个方面的不限:即对于提起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8.html -
了解详情
仍在寻求救济的渠道。“终审不终”的现象在全国各法院屡见不鲜。二审终审制度正在被申诉、再审、抗诉、审判监督以及其他种种复查程序冲击、侵蚀和瓦解,其作为终审程序 最高法院终审。一般情况下,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不直接受理一审案件。实行这样的审级制度,对普通民事案件,终审权在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而不是在中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3.html -
了解详情
思路。在1991年10月31日最高法院(1991)法经复议字第3号民事制裁复议书对陕西唐都科研红厂的经营范围问题作出认定:“钛白粉属于三类商品,双方 原告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判决解除合同,被告赔偿建房款。被告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诉,一审法院再审认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所作出的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因为民事抗诉案件若依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应允许当事人上诉,而只有这三类裁定 权利的干预。另一方面,即使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不上诉,在裁判生效后又向检察院申诉引起抗诉的,笔者认为这种舍弃上诉、寻求抗诉的做法仍是不妥的。因为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标的金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从立法上肯定了小额诉讼的改革成果。人民法院审理事实清楚、权利 万件。人民检察院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由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检察机关再根据调解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关于刑事申诉方面的问题。按照刑诉法第203条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新属, 审判监督庭,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审理好一审案件。 第六、关于再审案件的审理。针对再审案件的特殊性,应对再审实行一审终审制改造。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对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5.html -
了解详情
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极易侵害申诉人的合法权益。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处理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申诉的暂行规定》对申诉的管辖作了补充规定,但对法院处理时限未作规定,且 的案件除外),且经过一次再审即为终审。 (五)再审案件结果为终审结果。笔者认为民事再审程序应实行一审终审制,而不应再区分为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审理方式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审理范围的特殊要求,仅按现行三大诉讼法所规定的参照一审或二审程序加以审理,是不科学的。为此,在修正三大诉讼法再审程序之时,可以 需,就做出相对灵活的规定。原则上皆应禁止因申请或提出申诉而中止原判的执行;刑事及民事再审案件中,人民法院的申请再审人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担保条件下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81.html -
了解详情
经常发生言辞冲突,有损国家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威信。检察员出庭支持抗诉,除了宣读抗诉书之外,还应当从事哪些诉讼行为?检察人员出庭究竟如何安排法庭的座位?法律和 介入。但目前的民事抗诉案件中,绝大多数是检察机关出于接受一方当事人的申诉,为其民事私权而启动再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2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第三章审判组织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 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8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