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者。不可否认,在实际的信访工作当中会出现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些上访群众可能也会因为担心,失望等情绪作出一些不太理智的行为。然而一旦出现此类的 的弱势地位,增设这么一条罪行只会增加彼此的隔阂,使得信访工作更难开展。上访中出现的治安问题,应该归为社会综合治理的范围,单独立法用来针对信访问题,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62.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以说明上访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在那些政治过程(选举制度和表达自由)有效运作的国家,上访既不存在也无必要。由于受到日常民意约束的官员,民治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回应公民的诉求,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或萌芽状态。说到底,上访是正常的政治渠道堵塞的结果,矛盾和诉求从体制外寻求突破,显示的不是宪法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02.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 然而各界对于判后答疑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由原承办法官对申诉、上访的当事人答疑解惑,能够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提高解决初次申诉的成功率,减少重复 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反对者认为判后答疑并非法官的法定义务,对防止当事人上访、申诉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加重法官的负担,导致法官中立的错位,无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7.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多人聚集上访,酿成群体性事件。三是非政治性。大多数群体性矛盾尽管有些转化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做群众工作等等因素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和个别国家工作人员,对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客观性、规律性、严重性认识不足,治本性措施落实得不够好,缓解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57.html -
了解详情
上访事件约2.3万起,农民所占比重近五成;农民上访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征占、村级财务和环境污染,其中,土地征占问题约占5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J].前沿.2007 (12).[2] 王晴:土地征占致农民上访比重高[R].京华时报.2007-01-31.[3] 严光溥: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仍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6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难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不满意,到处上访,就会影响法律尊严和人民法院公信力,影响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规定、事实证据等方面找原因,而是主观臆断办案人员徇私枉法,偏袒对方,并以此到处上访。二是有的当事人认为只要把事情闹大,上面就会重视、解决,自己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06.html -
了解详情
因劳务纠纷引发的仲裁案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兑现,甚至仲裁错误,致使集体上访和群众集体请愿。 四是案件处理不及时。由于有的执法机关习惯于机关化工作作风 造成严重后果,决不可掉以轻心。 (五)从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分析。 聚众上访,发生频率最高的将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期间,如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55.html -
了解详情
,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职能部门。因此,妥善处理涉法上访问题就尤为重要。 一、思想认识要端正,不能以“闹事”看问题。做好涉法 必须端正思想,正确对待,要坚信绝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拥护党的领导的。群众上访,总是事出有因,只要我们耐心地做工作,多替群众着想,大多数群众是愿意听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5.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重点信访问题的排查工作,控制越级上访特别是进京上访的人员。要认真排查调处辖区内的信访热点和潜在不安定因素,对 必要的防疫处理。要利用目前多数信访群众滞留在家,心理相对稳定的有利时机,抓紧做好上访对象的思想教育,争取解决一批重大缠诉缠访案件,做好息访息诉。各级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09.html -
了解详情
有限公司负责人携出国外,一部分去向不明)。购买者发觉上当后,自 2001年开始群体上访:先是民政部,后是国家信访局,再后是“京冀联合工作组”,所有这些部门均 多相对人受骗,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人想到复议、诉讼,导致当事人几年上访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的现行行政救济机制确实存在缺陷,确实有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