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即延误了救治时间而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实践中,交通事故发生后,虽然被告人逃离了现场,但被害人当即被群众送 死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不是被害人死亡的原因,这时候被告人不成立“因逃逸致人死亡”,而仅属于一般的交通肇事逃逸。 本文首发于邓世运律师网//ww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167.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发生在同一起事故中。有种观点认为,行为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不仅指发生交通肇事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也包括第一次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肇事而 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79.html -
了解详情
后逃逸行为因先前事故后果的大小所承担的责任就有所不同,构罪的起点是“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达到就要负刑事责任,相反则属于轻微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载《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5月,第29页。 [2] 周雪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8.html -
了解详情
量的情形。 3、法定刑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七年至九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 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7)其他可以增加刑罚量的情形。 5、有下列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782.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交通 在量刑幅度内予以从重。如果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的死亡,则是逃逸行为情节的再次加重,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有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162.html -
了解详情
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过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够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我们认为除上述解释的 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826.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行为的及时有效规制是不利的,需要我们认真评估、思考及设计。 (一)现行刑法具备规制水上交通肇事行为的基础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 。虽然上文中笔者认为《刑法》第133条仅将逃逸致人死亡作为适用7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规定不完全符合水上交通肇事行为中某些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形,但依据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54.html -
了解详情
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 异议。2009-09-0819:57杨华兴(2009)川刑终字第690号刑事判决:一、维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成刑(2009)初字第158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64.html -
了解详情
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另外,为便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认定交通 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以下简称《交通肇事解释》)第2条规定的“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伤,且发生事故后逃逸,构成交通 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7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