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与我国司法经费的财政保障体制不相符合。 (十)申诉与减刑问题,保外就医、监外执行与减刑问题 刑法规定减刑条件为悔改表现,而申诉是法律赋予罪犯对 的保障。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3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官队伍,对减刑的罪犯进行有效的监督考察。与此同时,还应当通过立法明确考察期间监督官和罪犯的权利义务。此外 ,应当根据预防犯罪和罪犯回归社会的需要建立 。因此,申诉与减刑并不矛盾。(十八)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法定原因监外执行或保外就医,变更了刑罚执行方式,未改变刑罚实质内容,因此,监狱对其中符合法定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59.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障。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因此,申诉与减刑并不矛盾。(十八)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法定原因监外执行或保外就医,变更了刑罚执行方式,未改变刑罚实质内容,因此,监狱对其中符合法定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1.html -
了解详情
章节或专门性条款以规范外籍犯的刑罚执行工作,主要应当解决外籍犯的劳动改造、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假释、会见探亲等问题。 在劳动改造方面,尽管《监狱法》规定凡是有 影响了两部法律之间的衔接性;还有《监狱法》第59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这与《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相冲突。所谓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html -
了解详情
章节或专门性条款以规范外籍犯的刑罚执行工作,主要应当解决外籍犯的劳动改造、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假释、会见探亲等问题。 在劳动改造方面,尽管《监狱法》规定凡是有 影响了两部法律之间的衔接性;还有《监狱法》第59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这与《刑法》的罪行法定原则相冲突。所谓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43.html -
了解详情
与罪犯生活居住地两地检察机关)始终对保外工作实施着法定的监督作用。但如果保外就医的罪犯下落不明,则视为在逃犯,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合格的具保人却可以毫无负担 人民检察院或直接与原审人民法院联系,纠正执行通知书填写错误,刑期上计算有误、罪犯脱逃期间刑期折抵错误、监视居住视情形应否计入刑期的错误等就达二十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8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文书,有的只寄送罪犯的档案材料,有的让罪犯自带释放证明到派出所报到,有的以诉讼期间的旧地址邮寄材料,造成见档不见人、见人不见档甚至人档都不见,致使执行 也无从监督检察。如某县盗窃犯李正金,1998年6月被判刑5年,因患性病被保外就医,但由于法律文书没有送到执行机关,李又未到执行机关报到而长期脱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3.html -
了解详情
性、持续性,而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都是瞬间刑、一般带有一次性(当然也可以分期间执行)。但剥夺政治权利与罚金刑、没收财产刑所要惩罚的都是具有犯罪性质的 被社区矫正。监外执行是一种暂时性变更刑罚执行方式的举措,从实际运用看,主要是保外就医,而其他两种情形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法律虚置,也就是说,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21.html -
了解详情
在8000件次左右 [3]。在2004年会同公安部、司法部组织开展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专项检查活动中,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意见激增至20472件次,占同年 。 [2]如1995~2000年间,绰号虎豹的大连黑社会老大邹显卫在监狱服刑期间大肆向监狱长谢红军行贿。1997年7~12月,应邹显卫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48.html -
了解详情
予监外执行裁决工作的监督措施。2005 年,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外就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从程序上确保 2)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可以在死刑复核期间主动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3)列席审委会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