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量刑改革中检察职能作用过于被动,新刑事诉讼法关于量刑检察监督程序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亟待修订司法解释,建立、完善检察监督 多个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进行试点。检察机关与法院量刑程序的沟通协调机制初步确立,审判监督开始向量刑程序延伸。2010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完全没有必要再舍近求远。因此,《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违反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是非常值得 的调整和增设。 总之,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具有两重性,具体表现在刑事审判监督上。刑事审判监督是专门性监督和参与性监督的叠加,前者是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38.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解释》第251、255条等。 {11}《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6条规定:下列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 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征得人民检察院的同意;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按本规定第9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或刑事一审判决已经作出,才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或上诉程序向法院提出抗诉监督。并且,只有法律规定的属于抗诉监督的情形出现以后,才能启动法律 抗诉监督中去,让检察院逢错必抗,这样的做法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司法实践来看,我们似乎过分地强调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8.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不得以同一理由或者相同请求事项,重复发起再审。 11.规定不得申请再审的情形。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明知再审理由而放弃上诉,这是当事人依法行使处 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合理而有序的再审新局面。 【作者简介】 虞政平,单位为最高人民法院。 【注释】 [1]陈卫生.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 【摘要】审判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地位。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规定存在缺陷,亟待通过修法加以解决。应当扩大 或曾为公务员之人为证人,而就其职务上应守秘密之事项讯问者,应得该管监督机关或公务员之允许。180条规定: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绝证言: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8.html -
了解详情
从诉讼法上看,绝对不是一个主旋律。从法院内部来看,过去如果说要宣传一个法院的先进典型的话,一定会去选那个在一审二审第一线辛辛苦苦任劳任怨,或者是身患重病的典型 程序的渠道,一种是基于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程序的,我们叫做依职权再审。第二就是检察院提起抗诉,在刑事审判领域里,抗诉这个词大家很熟了,但是在民商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0.html -
了解详情
。它在性质上是一种全面纠错程序。关于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国外一般包括检察官和当事人,法院无权启动再审程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再审程序由 审判程序的主体,那种认为法院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的说法,无疑是对开庭前的审查权与启动审判程序权相混淆的结果。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我国死刑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3.html -
了解详情
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不可一概而论,对此不可不察。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名称问题 对于再审,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沿用了审判监督程序的名称,充分体现了法律 承袭古罗马一事不再理原则,并把禁止双重危险(double jeopardy)视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禁止国家在裁判生效后再行追诉。不过,英国和美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3.html -
了解详情
说,死刑案件在司法实践中为数不少。对于死刑案件的再审,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死刑再审程序,而是以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为依据。从现代一事不再理原则及其 朝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35. [11]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0. [12]赵永琛.国际刑法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