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告知方式未做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检查机关通常采用平信邮寄送达告知书,一旦地址不符或者出现其他情况,被害人就难以获知有关信息。 在审判阶段,由于 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这利于被害人完全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无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30.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愿意积极赔偿损失,但因被害人赔偿请求明显不当而未能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的,一般不影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宽处理; 了沟通,提供了有效法律帮助或者辩护,并在场见证认罪认罚具结书的签署。 被告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不需要签署认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063.html -
了解详情
种。作为刑事抗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二审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依职权启动二审程序,请求上级 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一律排除;对以上述非法手段获取的物证、书证,如果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一般情况下也不应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005.html -
了解详情
破坏等案件。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享有收集调查证据、查阅案件材料、参与辩论,还可以向法院请求财产保全以及向上一级法院上诉、提起再审之诉等,此时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与一般意义上 》,《人民法院报》2000年6月27日,第3版;汪治平:《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之比较》,《人民法院报》2000年8月1日,第3版;胡华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48.html -
了解详情
经审判长允许,有权向被告人发问;在法定调查中,对控辩双方出示的物证、书证,被害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自己的权益。 《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后,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33.html -
了解详情
破坏等案件。检察机关作为原告享有收集调查证据、查阅案件材料、参与辩论,还可以向法院请求财产保全以及向上一级法院上诉、提起再审之诉等,此时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与一般意义上 不宜强化》,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6月27日;汪治平:《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之比较》,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8月1日;胡华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
私权领域内自主行使其权利,即有起诉权、上诉权和放弃自己诉讼请求和接受对方诉讼请求的权利,国家权力不能对此进行随便干预。在当事人放弃申请再审权的 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法规则》第三十三条有关“重新审判”制度之规定,其中被允许可以提请重新审判的法律主体仅为案件被告人。 二、人民检察院在消极抗诉活动中存在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54.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的个人因为不服作为管理者的行政机构的行政决定,从而向法院提出进行司法审查的请求,以就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在宪法诉讼中,认为自己受到某一 ,那种旨在追求使被告人受到无罪或者罪轻结局的抗诉,目前还存在于书本上,而不是现实之中。显然,无论是刑事追诉的基本逻辑还是检察活动的基本实践,都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1.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了将复审制等同于我国全面审查原则的错误。[54]《刑事诉讼法》第222条要求二审法院审理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因此在解释论上可以认为该条所谓全面 ,则此种上诉毫无意义。在西方主要立法例中,这属于不具有上诉利益的上诉请求,依法应予驳回。[59]认为存在只对事实问题有异议的上诉,其实是混淆了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即将原审被告人提起再审的方式确立为再审之诉,它是原审被告人依据法定理由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请求司法救济的诉讼权利的体现,只要原审被告人依据法定理由提出再审之请求 即为终审裁判,一经作出,立即生效,不得对此再行提起上诉、抗诉等普通救济程序。由于我们对启动刑事再审的主体提起再审的理由,再审案件的管辖等作了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