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都明确规定了 一律规定赔偿。 其次,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和补充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化、法律化。要确立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原则,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94.html -
了解详情
计算赔偿标准,使一些当事人无法理解,调解难度加大。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 取得受害人谅解,被告人兑现受害人的损失后,在对被告人的量刑中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例如,被告人陈某故意伤害案。被告人陈某是教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53.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议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对一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既不公平,又违反了民事法律行为表意真实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类似的调解协议同样背离了合法原则。 主义及其它司法腐败现象。 3、协调和修改审判监督机制相关规定,强化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监督机制。 对调解书的不可上诉似乎无可非议,那么再审尤其是在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2.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应存在不确定的情况。就犯罪行为的内涵来说,将间接损失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范围才能有效地保护被害人利益。 其三、是精神损失赔偿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刑事诉讼法》颁布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收入少,刑事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能力尚较差,更谈不上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0.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国家、集体财产的被害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等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地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使得国家、集体财产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欲使这些经济损失得到 或者责令退赔,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但在国家或集体财产被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的情况下,如果不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14.html -
了解详情
被刑事诉讼所吸收,如在立案、审理、期限、上诉等程序上,均应遵循刑事诉讼的规定或制约,而且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程序选择权,致使产生冲突,而民事诉讼法 民诉法当事人不仅可请求物质财产损失,而且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或间接损失,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却无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导致受害人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3、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03.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进一步肯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合理性和 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是立法与司法统一、刑民统一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9.html -
了解详情
踌躇:偿、罚博弈陷裁判于困境 赔偿以减轻刑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消除矛盾,促进和谐,但在实践中,人民法院在对赔偿与刑罚进行度量、拟 了空判,严重损害裁判的强制性效力。 四、维稳压力:涉诉上访频仍高发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如果处理不当,必会成为涉诉上访的一大隐患。通过对本省多年来涉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00.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纠纷案件一律移送公安、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是如此,刑事犯罪案件的民事赔偿问题也同理。其次,既然“被害人因其遭受经济损失也有权对单位另行提起 可谓源远流长。整个封建社会的立法史是一部重刑轻民的立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刑事附带民事”的立法史。整个封建社会的立法贯川了以刑为主以刑为重的立法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4.html -
了解详情
该条并没有将经济损失限制在物质损失之内,也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之外。笔者认为,这是立法的本意。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违现代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精神。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即公权利的同时,也侵害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