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素质好且廉价的劳动力,以保障低成本、高效益,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了各自的具体利益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交易过程中也很难平等。在劳动关系建立前,其有权利选择交付劳动力的对象,建立后,这种平等即因劳动力及劳动力附着的人身被支配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所涉及的对象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 ,而社会保障法 都只按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五十来执行;在社会保障方面,缴费关系应当与工资关系挂钩,以养老保险为例,每个劳动者固然只能有一个个人帐户,但应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454.html -
了解详情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比《劳动法》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没有注册、登记、备案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要求,自然人也可以成为承包经营的主体,应与发包的组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就从实际上扩大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故所谓用工之日则应是实际上岗工作之日,职工未到岗工作则不应视为已建立劳动关系。该案职工为厨师,一直处于岗前培训阶段,并非实际到岗劳动,故认定 新情况,但只要从法律制定的精神上理解执行,不存在困惑现象。该案庭审已查明双方主体资格适格,职工接受酒店管理,从事有报酬的培训活动,这些都是认定劳动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315.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按月支付职工工资的。二者就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观点,法院判决也有截然不同两种判 当然,该《意见》指出: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显而易见,此规定仅仅适用于业余时间勤工俭学的特殊条件。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262.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009)鲁法民一字第6号山东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 劳动关系。我们同意第二种观点。因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与实际施工人直接招用的人员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亦未享有有关权利,履行有关义务,故不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434.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如下: 一、 邹定友不具有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他和本案被害人之间不是劳动关系,而是承揽加工关系;拖欠的不能够定性为“工资”,而是“来料加工费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11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时,可考虑下列因素:(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 员工的工作是公司的工作组成部分,从事与公司不相关的工作通常不被认定为建立劳动关系。 2、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言,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长期两不找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派遣相关的法制法规建设,在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下,实际上远未达到劳动关系主体各方权力与义务的均衡以及利益关系的和谐化。在缺乏规范的情况下, 单位使用劳务人员的执法监察,重点是监督检查劳务型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情况,为劳务人员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4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律中的部分概念、规则,例如主体资格、民事行为能力等,仍然要以民法典规定为基础;劳动关系相关规定或者约定不得违背民法典强制性规定等。二是劳动法与 内地用工相关内容,即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港澳台居民与内地(大陆)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不再需要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二)国务院《决定》对涉港澳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7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