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新兴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在我国公司法中也没有得到丝毫反映。在公司利润分配和剩余财产分派制度的设计上,机械地强调按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分配 ],冯韵文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7。[3]牧人等编译:股份有限公司[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88。[4]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2.html -
了解详情
。 [48] 《公司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 [49] 《公司法》第12条 ;(六)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收购的目的及后续计划,包括是否将于近期提出利润分配方案等;(七)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声明其已经履行诚信义务,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6.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 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58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已经达到完善的地步,而恰恰是因为学者的关注点集中于股份有限公司。笔者认为,学者这种关注点的倾斜与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起 股东可以规定公司会议召开方式、表决权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决议的通过要求很高甚至100%的赞成比例;在利润分配上,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可以规定不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42.html -
了解详情
缴的企业所得税。而股权转让所得是要全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例如:兴达公司投资100万,占三江商贸有限公司40%的股份,四年来,三江商贸从未分配 缴纳企业所得税:59.4-6.6=53.8(万元)少纳税的原因就是在转让股份前的利润分配,有效避免了投资收益在被投资企业和投资企业中的双重征税。 企业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783.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股东会、董事会的召集通知内容,新《公司法》在股份公司方面有明确规定,而在有限公司情形下仅规定提前15天通知开会,并未规定应事先通知决议事项,由此,对 ,即新《公司法》第75条规定的股权强制收购。 第三,如果法院介入利润分配,无法保证是否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即便是股东会已经作出决议,仍然无法防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25.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 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22.html -
了解详情
持有收益的规则也不再适用。[12]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将股权转让时机与利润分配联系起来的税收筹划。 依一般法理,《股权投资通知》主要是与《 设立控股公司。 [22]参见1997年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都对这一规则提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93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信托责任”。从1932年之后,当美国引进了严刑峻法的法治化之后,股份有限公司才重新导向了正途,这时候的公司才能为股民创造财富。 2、美国利用股份制 ,工商业领域在1954年公私合营时期也出现过股份制经济的萌芽。公私合营企业在利润分配方面实行“四马分肥”,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08.html -
了解详情
持有收益的规则也不再适用。[12]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将股权转让时机与利润分配联系起来的税收筹划。 依一般法理,《股权投资通知》主要是与《 设立控股公司。 [22]参见1997年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都对这一规则提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