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 一般都是在对事实进行认定的基础上按照实体法规定做出判决。尽管在诉讼中也存在和解和调解,但无疑判决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判决的确定性、强制力是其它任何诉讼终结 ,民事诉讼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 但显然这一功能并不是其独有的。而且,纠纷解决的特征在民事诉讼中一开始就被淡化而不是强化了,这一点从民事诉讼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7.html -
了解详情
排斥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主动监督。一九九三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问题的批复》[(1993) 往往是我们的审判人员所起不到的。 6、增设惩处恶意调解的规定 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集体、国家的利益,而且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7.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案件的特殊性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考虑具体问题,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法院作为调解工作的主持者,要在查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双方当事人充分认识调解 所不及的个别事例上有所抉择,两者都不应该侵犯法律。 法官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主持调解,都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并非是纯属是当事人钱对钱的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87.html -
了解详情
)要正确理解调判结合的含义。笔者认为,调判结合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调解和裁判两种审判方式的结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案件都 的公正,与审判公开原则的目的并不冲突。 (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调判案件中的作用。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目的是为了充实人民法院的审判力量,加强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9.html -
了解详情
六字方针,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②。至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调解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工作的基本政策导向,但在该政策的 造成一些人情案、关系案,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在审判实践中用的所谓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即法官与当事人各自协商,双方之间穿针引线,其实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1.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制度的本质。自1991年以来,审判实践中以调解方式结案始终是我国民事诉讼中审理 案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 各类纠纷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仍然具有判决结案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因为民事案件,一般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可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用民主协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6.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比重上升。经过10多年 的实践,人们又开始逐渐认识到调解的作用。目前,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率不断上升,许多地方超过 了百分之六十,实现了判决 到期不履行,权利人可以就已到期未履行与未到期的 债权一并申请强制执行。落实调解的程序利益,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权。 4、阐明制度。当下中国,不用说文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49.html -
了解详情
合意生法律,在民事诉讼中则体现为调解制度的确认,民事诉讼调解,就是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当事人有自由处分自己权益的权利,这种处分只要不违反法律、 下,建立与政府职能部门、村委会、村民小组、街道、社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相配合的民调网络,利用巡回办案、干警下基层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开调解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92.html -
了解详情
这时,调处就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 二、辛亥革命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调解制度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开始了全面引进西方法制,建立近代资产阶级 的方式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在各项民事诉讼法的规范中,已有了明确的规定,据不完全统计,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59.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工作的主要做法 (1)宽严相济,依法调解。在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坚持依法调解。既不以被告人满足被害人过分赔偿要求而随意轻判 多少都不可能免刑,但主动赔付被害人合理经济损失,依法可酌予从轻处罚。经过调解,被害人得到1万元赔付,同时对被告人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双方均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