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坚持程序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使程序保持足够的操作弹性,也注意在分别强调刚性或灵活性、融通性的不同程序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 二、基本方案与围绕小额 加以理解没有错,看起来也不易引起争议。但是,如果把目光移到我国民事诉讼目前面临的态势和今后可能的走向时,这种理解可能就只能说是浅见了。问题的复杂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时间上予以限制。[14]其次,立法者设定举证时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在民事诉讼领域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出版社2001年版,第377页;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一27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史》外,其他几部著作都只有部分内容涉及这个议题,但是,其中的很多论述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却不乏启示意义。 [3] 这方面的介绍,参见前引张晋藩 东京有斐阁,1975年版。转引自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58] 前引马克思韦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尚未判决前,告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对案件的看法是否违反了法官保持中立的原则?部分法官认为,法官应当保持中立的地位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如果告知一方当事人法院的 程度地具备现代司法理念。然而,即使所有的法官对司法理念都有深刻的理解,如果周围的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本质、规律不接受或存在误解,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做法和学术界通说,依据规范说,在第二条确立了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第二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由谁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二是指当不能 加以规定,必要性不大。 (三)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非常复杂,在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着不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于民事诉讼法领域,谁也不会否定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的存在价值。[1]有些国家已经将对此问题的回答渗入到法律条文中。笔者认为随着社会观念不断的 严格的规范性和较强的程序性,在民事诉讼中适用该原则和在实体法中适用必定不完全相同。但在民事诉讼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也必须以其在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
反之,如不允许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时,法官则无法对案件作出妥当的裁判。 民法理论认为,民事基本原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赋予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一定的 明确答复后下判,使上诉审形同虚设,两审结果一样。 [4]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页10. [5]陈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由于法官对适用释明权的情形及如何适用释明权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行使释明权也有所不同。例如, 。 作者:刘晶晶 【参考文献】 1、白绿铉:《论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EB/OL] //www.chinalawinfo.com.2003年1月。 2、罗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理解认为,释明权的规定是对辩论原则的限制。这种理解以为,民事诉讼的对象是私法上的权利,诉讼就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由当事人自由处分实体权利和 举证的所有细节,那么,法院无疑就成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 按照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的基本要求,当事人提出什么请求和主张,提出什么证据,怎样加以证明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6.html -
了解详情
和权利保护。该书可谓二战后西方学者从诉讼法学视角对自由主义法学提出全面反省的第一部力作,被西方学者誉为奠定现代民事诉讼基本思想之精典。本文尝试承续其研究 的基本要素。公开主义与言词主义被视为使司法裁判制度更贴近于人民的必要手段。[34] 上述原则的变化明显体现在19世纪法典编纂运动中。这一时期所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