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申请再审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或者其他材料不符合本 裁定按自动撤回再审申请处理。 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的案件,申请抗诉的当事人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69.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程序才能被允许启动和适用。这就是再审事由的补充性原则。[1]如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法院未依法组成和法官未依法回避的事由,如果可以通过上诉而主张 启动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与检察机关抗诉事由和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不一致来看,这种规定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7.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有关ADR的调查结果指出:通过ADR方式解决的案件数量增加了,这表明自从民事诉讼规则生效之后,当事人已经越来越乐意尝试用ADR解决纠纷。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随时 对于纯粹为拖延诉讼或者滥诉的行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基本上都规定有惩罚措施。例如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为拖延诉讼或者滥诉的情形,如果是循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百三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 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第二百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 [13]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规定》(1994年12月22日)就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出了 。 【参考文献】 {1}赵钢.回顾、反思与展望对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之检讨[J].法学评论,1998,(1):11-30. {2}唐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45.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既因植根于一个个法院的日常审判业务而带有地域的特色,又由于必然反映民事司法审判的规律性因素而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共通性[5]。司法政策有时候能够为日常的程序 ,由于法院在司法实务中倾向于避免运用当事人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程序,规定这一程序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几乎已成为具文。且在她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55.html -
了解详情
反而使程序拖沓。以下通过实例予以进一步说明。 关于前置审查程序的时限,《民事诉讼法》规定自收到书面异议后的15日内进行审查,如此短的审查时间可能会 (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73页。 [19]邵明:《民事诉讼法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20]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5.html -
了解详情
机会。另一方面,给予当事人程序救济的机会,也要采取类型化的方式。现在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上诉,申请复议等多种救济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申请复议 概括执行程序,完善的破产制度能够起到分流大量执行案件。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申请,才能受理破产案件,启动破产程序。{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意味着当事人对审判的过程具有直接参与的权利。当事人参加到诉讼过程之中,成为民事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审判向当事人公开的必然要求。唯其如此,当事人 ,而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则是片面贯彻审判公开思想的结果。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论原则只强调当事人享有辩论权,并没有赋予这种辩论以实际效力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1.html -
了解详情
拘束法院的法律效力。[6](174)直到现在,对于应否设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始终是民事诉讼理论界争论的问题。即当事人在诉讼时作虚伪陈述是否应予禁止?虚伪陈述是否 ,用以保护国家行为之信用及权威,由宣誓确保之。如有违反真实义务,民事诉讼法规定有秩序罚,假如该行为触犯刑法,可给予刑事制裁。即此项真实义务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