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供述的犯罪情节较为完整,可认定其真实性。有的被告人系惯犯,多次犯罪,时间、地点已记不清,可能会重复供述,导致公诉机关重复指控,就重复指控的事实不予认定。如盗窃案中,被告人供述了某年5月中下旬,偷了三次,无犯罪情节,高度概括;而后来又供述5月16日、5月20日、5月22日、5月25日、5日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777.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对此曾进行过粗略的统计,现实的情形非常糟糕:(1)在上述裁决中,没有一份判决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说理。首先是对裁量的理由说明不足。譬如在何某盗窃案中,悔罪、认罪成为从宽处罚的依据,至于理由则没有任何陈述。其次,对事实的说理不够充足。有些案件中甚至缺乏基本的说明,就在判决书中武断地对数额进行了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
案情摘要: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期间,被告人田某某伙同白胜丰、白胜国两兄弟(以下简称“二白”)等人多次在同一火车站停留的货物列车上盗窃运输物资。这期间,2009年5-6月份的一天晚上,田某某返回老家,二白又在该火车站盗窃精装50年53度茅台酒(价值46万余元)并运至其租房处。次日,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849.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案情(犯罪时)在犯罪构成四要件(法定的)之外出现异常因素,该因素可能会大大减弱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从而不宜认定该行为成立犯罪,例如,在亲属间盗窃案中,母亲盗窃儿子3000元的行为已符合盗窃罪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但是,盗窃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母子关系可大大地减弱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不宜认定其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870.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案情(犯罪时)在犯罪构成四要件(法定的)之外出现异常因素,该因素可能会大大减弱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从而不宜认定该行为成立犯罪,例如,在亲属间盗窃案中,母亲盗窃儿子3000元的行为已符合盗窃罪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但是,盗窃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母子关系可大大地减弱盗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不宜认定其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686.html -
了解详情
从检方获悉,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抢劫罪被批捕。 无独有偶,《法院报》2015年2月4日也报道了一起类似案例,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一起入户盗窃案,二审维持原判,被告人罗国发因入户盗窃时向受害人喷射辣椒水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 媒体报道的上述两起案例,都是由入室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614.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的注意义务而实施的典当行为,不能认定为善意收取赃当,典当行须对其疏忽造成的损失承担全部责任,仍应将典当物品无偿发还被害人。据此,笔者认为,上述李某盗窃案中,典当行虽要求李某提供了身份证件,但并未要求李某提供所当黄金饰品的发票等单据,仍未尽合理的审查注意义务,故应将典当物品追缴后无偿发还被害人。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660.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公诉人,辩护人如何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辩护职能,更好地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对辩护律师的严峻考验。 一、何某某盗窃案具体案情及庭审情况。 1、公安局起诉意见书认定的事实。 公安局起诉意见书认定,2013年6月,被告人何某某伙同其他三名被告人,窜至某婚纱影楼内,盗走三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457.html -
了解详情
哲学基础,如果人们愿意这么说的话,即一个好的法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导,而是只能通过另外的实践,也即通过判断力的训练才能造就的。[13]一个简单的盗窃案或者杀人案,任何人都知道构成盗窃罪与杀人罪,但是,一个有争议的案件,在哪里都会有争议,这便需要法官、检察官具有优于一般人的判断能力。但是,如上所述,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616.html -
了解详情
等客观证据,被害人的陈述往往与被告人的供述不一致的情形。然而上述的认定直接影响对盗窃数额的认定,进而影响到对被告人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评价。在盗窃案中,与被盗财物事实相关的证据有:依法提取的被盗财物;被害人关于被盗财物的陈述;被告人关于所盗财物的供述;转窝藏、移、收购、销售赃物者的供述或者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