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摩擦的原因,并非由于立法者承袭大陆法倾向于将票据记载所设的权利外观置于权利真实性之上加以保护,以促进票据流通,又引进英美法侧重于保护真实权利人,以 也包含在内,以缩小持票人举证范围;同时,明确规定背书形式连续与背书本身的缺陷及背书人签章不合法定要求无关。立法技术上以借鉴上述《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96.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法》(以下简称为《担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为《物权法》)把权利质权作为担保物权,没有依质权标的物为债权、不动产收益权、股权、知识产权而 也无论主债权情况怎样,出质人与质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只能依照票据上的文字记载认定,不允许以票据以外的其他方式证明。即使当事人由于疏忽而作了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58.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能不需任何积极行为或表示即可达到诈骗目的,这种隐瞒身份行使票据权利的行为,同样构成冒用他人票据的票据诈骗。(4)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 、强力 著: 《金融法》, 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5、邢志人 :《票据诈骗罪探究》, 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 第4期。6、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20.html -
了解详情
二)冲突法律规定之解读 多数学者认为法律关于动产转质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包括票据质权在内的权利质权,权利质权转质与动产质权转质并无不同,质权人既 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98.{10}钟青.权利质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25.html -
了解详情
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保证是汇票和本票中可能有而支票中没有的票据行为,且关于持票人对保证人的权利时效,各国票据法均未规定,理论上视保证人为谁保证而定 时效》,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汪世虎:《票据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287页。 [3]同前注,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41.html -
了解详情
2004年版,第130页。 [27] 此外,有学者认为委任背书还有不切断抗辩权及权利证明之效力,详细论述参见董安生主编:《票据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15.html -
了解详情
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因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内因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前 制度背景下,如果持票人稍有疏忽,未遵守短期时效的规定,则有可能丧失票据权利。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受到损失的同时,票据的出票人或承兑人则有可能因此获得了利益。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86.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债务人得进行抗辩,拒绝其请求。 [63]总之,如果票据债权人在行使票据权利时遭遇太多抗辩事由,并不利于票据的使用与流通,但如果限制规则太多,又不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另外,也有学者将此种情形称为否定票据债务履行能力抗辩,参见邢海宝:《票据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8.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内容统一,使交易方在票据流通中清楚地确认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从而方便授受,提高流通的速度与效率。 4]票据行为的要式性具体表现在:( 得以其他事实或者证据探求当事人之真意,也不得任意变更或者补充当事人之意思。因此,票据行为解释一般遵循外观解释原则、客观解释原则以及有效解释原则。 8] 3.内在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52.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另一方面,票据法中,从票据的种类、票据的格式、票据行为的款式直至票据权利义务的享有和承担等规定,大都属于强制性的规定 《票据法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7] 关于票据法特性的详细论述,参见李绍章:《票据法性格论》,载《法律博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