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2009年以来,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增长迅速、新问题不断出现的 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的最高年限应如何认定?答:《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733.html -
了解详情
)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时予以扣除;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4.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资报酬。 不知道我如此理解对否?请大家指正。 对具体数额的计算方式我主张按照下面的模式在实践中进行主张应用,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改正?是否可行 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09.html -
了解详情
两项标准赔偿数额不统一,赔偿年限不统一,如生活补助费的计算年限,省高院规定的计算年限是从受害人受害之日起计算25年,受害人年龄超过50周岁,其赔偿年限在50 结合具体的案情,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从以下原则分析认定: (一)考虑适当经济补偿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首先,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这一特点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1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3、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 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计算公式: 加付赔偿金=应付金额×(1+加负比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3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处理问题。该法第十一条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报酬计算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处理。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是《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五条。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7.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性,法院审理医疗事故案件应当受办法的约束。第二条理由是,办法(中关于一次性经济补偿的规定以及办法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补偿标准)与民法通则(中关于侵害 的人数限制大概也是如此。“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计算”之类的规定,显然是考虑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一因素,与四项事实根据似乎都没有关系。②条例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9.html -
了解详情
计算,并且用人单位内部对经济补偿金的上限下限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最后,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也有一定的缺失现象。我国《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者的 的缺陷以增强其操作性。 为了弥补有关条文规定所造成的缺陷问题,用人单位有效地扩大了经济补偿的范围,针对劳动关系解除或停止后有关劳动派遣单位给予劳动者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562.html -
了解详情
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若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的,责令企业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009.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后因公司主营业务和资产被机械公司并购,劳动关系转入新公司,工作年限应当连续计算。其二,机械公司以客观情形发生改变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之前未与老杨协商 众多事项与标准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常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此时可依该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0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