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的,也有可能是行政案件。在第一种情况下,就涉及到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分工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衔接情况很糟糕。专利法、商标法中的某些 。而且,建立上诉审制度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行政诉讼中两种不同的审查制度,推进关于行政审判和诉讼类型的法理学研究。 【作者简介】 毛玮,所在单位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8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提起,行政机关不是民事争议当事人,与民事争议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不具有原告资格。 5、对于在行政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若干解释》第 的规范作用;而且,该条规定的确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因此,从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充分救济当事人权利的长远来看,应当及时修改《行政诉讼法》,将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11.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形式上以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的方式。2、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本罪。因为任何个人或单位均可成为民事诉讼的主体,任何个人或 采取虚假诉讼主体、事实或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会使法院做出错误的判决或者裁定,但为了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而为之。行为人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不仅包括为了获取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3.html -
了解详情
行。如房屋权属争议案件。若按先行后民中止民事诉讼的原则,在审理颁证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争议焦点依然围绕房屋权属之争进行,而依据现行法律,行政审判中无权对 所有的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不同的民事案件中行政争议的基本属性不尽一致,到底谁在先,应遵循谁为前提谁优先的原则。 一、民事诉讼中涉及有效行政争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32.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定证据制度。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虽然同属于诉讼法的领域,但是因行政诉讼法的核心是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因此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又 ,由于我国目前行政法规并不十分完善,又没有专门的证据法规,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立法上的不完备也将会使律师在代理行政案件中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制定统一的证据法,即制定一部适用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统一的证据法典(以下简称“统一法典说”)。(2)制定 诉讼中大量运用推定规则,而在刑事诉讼中除了无罪推定以外,一般不采用推定规则;最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也是不同的;等等。这些差别的客观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立法应当考虑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的权力。 从目前的立法状况来看,我国在民事行政监督权的立法上确有不足之处。《刑事诉讼法》第七十 范围应有严格限制。因为检察院提起民事、行政公诉行为的性质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作为原告起诉的性质不同,为了维护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以及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5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寻求对环境等社会公益的司法救济。与美国直接将原告资格赋予公民个人不同的是,在英国,只有检察官才能作为公益诉讼的代表提起诉讼,称为检察总长,他可以 下,解决行政诉讼现行困境提供一种新的进路。因此,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应成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启动方式。第三、社会组织原告资格可借鉴民事诉讼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607.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区别对待的若干群体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去掉群体间的相同之处,剩下的不同之处即被认定为歧视发生的真实原因。在徐志燕等12名招婿上门的女性村民 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两审均以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由裁定不予受理。参见周伟等编著:《法庭上的宪法:平等、自由与反歧视的公益诉讼》,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6.html -
了解详情
税务行政案件实行复议前置原则,不能作为行政复议第三人的身份出现也就不可能在行政诉讼当中享有原告的主体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行政复议法》还需扩大 ,私权利主体起码应享有复议或诉讼的主体资格。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必然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加强对个体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