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析 (一)学界对于刑法第13条但书的三种理解 关于刑法第13条但书到底但什么,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主张: 其一,但出不符合实质犯罪构成的 没有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行为排除于犯罪之外,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在形式上只具备了犯罪构成要件即刑事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03.html -
了解详情
对应关系,犯罪本质由刑法规定,犯罪构成体系却可以选择适用。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场合,犯罪构成的判断是惟一性的,犯罪构成并未被虚置。社会危害性比法益的 还关心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尽量少些。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真理,尽管认识这类明了的真理并不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8.html -
了解详情
对应关系,犯罪本质由刑法规定,犯罪构成体系却可以选择适用。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场合,犯罪构成的判断是惟一性的,犯罪构成并未被虚置。社会危害性比法益的 还关心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尽量少些。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真理,尽管认识这类明了的真理并不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4.html -
了解详情
罪过理论来加以解释的;对于刑法第20 条、第21 条有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我们一直是用犯罪阻却事由或者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这种价值评价通过量化的标准在进入到刑法之中,在刑事立法上又会面临着什么问题呢?即使按照赞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者的观点,根据期待可能性设计的情形无所不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8.html -
了解详情
罪过理论来加以解释的;对于刑法第20 条、第21 条有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我们一直是用犯罪阻却事由或者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这种价值评价通过量化的标准在进入到刑法之中,在刑事立法上又会面临着什么问题呢?即使按照赞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者的观点,根据期待可能性设计的情形无所不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1.html -
了解详情
则是基本上只取决于受害人的意志,受害人知道了实情时应 该会同意的情况与受害人事实上已经同意的情况没有什么区别,被视为这种事由的主导思想。[10]应该说第二种观点是合适的 是其阻却违法的根据则失之过偏。第四种观点认为推定承诺是一种与紧急避险相类似的行为。但是笔者认为,就不重视被害人意思倾向这一点上,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30.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的种类?其二是各抗辩事由对侵权责任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认为,应当法定化的抗辩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依法行使权利或执行职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 人损害、危险物品致人损害。 (二)是否应当区分危险物致害与危险作业致害 什么是危险作业?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采用列举+概括的方式界定危险作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55.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 部分患者的医闹行为。医闹行为属于普通侵权行为,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就负什么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都有可能。第八章 环境污染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67.html -
了解详情
律疏议》注道:乙不犯甲,无辜被打,遂拒殴之,乙是理直。(长孙无忌等,1983:393)《唐律疏议》卷二十三 .,1984:845; Rubin,1997:11,36-41) 具体到部门法领域,主流研究长期以来以自卫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传统的法学问题为重心。民法学界对自助行为有所论及,在研究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60.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程序公正。不过,这些主要是国家考虑的因素,就个体而言,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一些(许多?)人为什么选择私力救济来解决纠纷 ,1997:11,36-41) 具体到部门法领域,主流研究长期以来以自卫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传统的法学问题为重心。民法学界对自助行为有所论及,在研究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