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国安)检法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进行调查,而且我国刑法规定检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涉及的泄露 报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报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公布后将危害国家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69.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标准。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有人将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归纳为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和保密性四个方面,只有同时符合这四个方面 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应对。 专门的管理小组或保密人员的职责主要有: 1、落实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完成各项日常任务; 2、贯彻执行公司下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71.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条第2款中对此作了准确的规定,即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根据商业 多种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假设企业研制了一种新产品。通过技术人员和法律专家分析,其中某一创新点在产品投放市场后易于被反向工程解密,而其他都是不易被产品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58.html -
了解详情
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紧、抓好。 1、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机构,明确专兼职保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建立企业的保密领导小组,吸收厂办公室、人事、档案、技术、销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53.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款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规定;第37条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 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此情形下,企业应将劳动者和新的用人单位共同作为被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2.html -
了解详情
及界定。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11月23日发布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的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 控制和把握。企业应与掌握、接触商业秘密的关键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明确这些人员的保密义务和泄密责任;对调离或退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52.html -
了解详情
和复制。 3.对涉密人员的管理 商业秘密的保护最重要的还要靠人,因此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 (1)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这不仅是保护商业 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侵犯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34.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2款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规定;第37条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 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此情形下,企业应将劳动者和新的用人单位共同作为被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3.html -
了解详情
现象的产生,而我国《刑法》第219条关于商业秘密定义的规定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也给司法认定带来麻烦。但我们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发现,两大法系、国际公约 知识产权案件专门审判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合并审理相关商业秘密案件,避免出现重复标准、重复评价的问题。 (二)重视诉讼过程中的保密 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403.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防范措施。这些措施表现在:(1)对接触保密信息的人员的限制,在程序上只能允许因工作需要必须接触的那部分人接触到商业秘密;(2)对进入 而专利权、商标权则是由专利法、商标法直接赋予,不能基于当事人的行为而自然产生。著作权也必须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而自动保护,并不象商业秘密那样,如果无保密性即无所谓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8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