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以及通讯、运输业等。[36]因此,国家行政机关的实现义务集中地通过那些直接向公民提供物质性帮助或服务的给付行政行为表现出来。立法机关在实现义务上的责任则 ,在表明公民基本权利之后,还不乏有直接表明其国家义务的宪法规范,由此构成了我国宪法的国家义务体系。在我国宪法第36条人身自由权、第38条人格尊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4.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性的不可侵犯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名誉权、住宅不受侵犯权等。人身权利以公民的人身为依托,它不具有经济价值,并且只有权利人本人 因此,提高我国人身权保护水平的题,主要就是如何解决全面保护和妥善保护我国轻微人身权利的问题[ 3 ] 。而降低起刑点,适当地扩大犯罪圈,正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1.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和限度。第一,明确公民宪法权利行使的范围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权利冲突现象的产生。正如有学者指出人格尊严的概念同时蕴涵了权利和义务双重意义,因而使 体现宪法保留、宪法授权、合理限制和程序限制等内容。如关于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等权利的设定上,鉴于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涉及到人的存在和价值问题,法律应当以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699.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权;对触犯刑律的公民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是正当的,但不能同时也剥夺其通讯自由、人格尊严、表达权等。德沃金认为,权利是这样一种资格,政府 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347页。联合国通过的《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第1条规定:各国有独立权,因而有权自由行使一切合法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83.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里不打算为这些观念进行辩护或者加以发挥,而只是坚持说:任何人如果主张公民享有权利的话,他必须接受同这些观念十分密切的观念。 如果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尊严或者 我们对于适当的表达方法作出判断的时候必须注意不同政见者精神上的人格,而不是沉默的多数人的人格,反骚乱法对后者是毫无拘束的。 然而我们必须考虑竞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68.html -
了解详情
近代法律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也有了直接比较的基础。 (一) 宪法基本权利作为公民-国家[ix]关系的体现 古典宪政主义时期的宪法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的《 正如凯尔森所言:公法的特点就是法官和当事人的两种特质,在一个人格中的结合。[xxii] 虽然有学者强调宪法作为法律系统的基本规则,既不是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05.html -
了解详情
、频繁地进行更换,如商品买卖等。这样做不仅不是在减损法律人格,相反却是在完善法律人格。对此,国家和社会不仅不予禁止,相反往往是予以大力支持和鼓励。 产生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郑重宣告: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担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62.html -
了解详情
与非宪法性权利;个人权利与群体权利;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利或社会权利;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人身人格权利与财产权利;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 与在刑法里看到的绝对义务(absoluteduties)不同。相对义务的特征在于,它赋予权利享有人以一种“规范所有权”,权利人完全控制该所有权,并且可以在他认为恰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国家)分离,这一分离使“市民社会”的自律成为可能,客观上要求独立人格。作为精神(主要表现为宗教)、人身与财产三位一体的自由要求遂在宪法表现 的。法官道格拉斯于1953年宣称,第一条修正案的命令乃是,“任何法律都不可剥夺……公民权利。这个问题乃是立法机关所拥有的调整、控制或限制的权力所不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3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之范围内导出该法则之适用界限与内涵之诉讼法概念;(3)关于被告人之人格自由应予尊重以及应受人道对待之观念,仅只对于侦查、追诉及审判机关为教导 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规定中得到贯彻落实,则将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无罪推定原则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实具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5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