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推定中不仅包含有专断和人为的因素,而且具有偏见的成份。[8] 但我国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中,任何犯罪的成立必须以行为人具备主观罪过为前提。从 中如何认定此明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总结司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在《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认定窝藏、销赃罪中的明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28.html -
了解详情
。 【4】 参见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法学研究》第22卷第1期。 【5】 见刘家琛、张穹主编:《中国刑法实务全书》,第2页。 【6 洒汉主编:《刑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8】 1998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1.html -
了解详情
,载《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1] 参见梁慧星:《关于编纂中国民法典的动向和思考》,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一卷,第101页。 年5月版,第14页。 [28] 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5条,对这种情形还是坚持了198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44.html -
了解详情
但却是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与身份的最早立法。 1985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侵占罪量刑)。 总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总则中专门规定这一问题的定罪与量刑的立法例值得中国刑法典借鉴,也值得内地刑法学界关注和思考,以避免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17.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方法,试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和审判实践,对隐私权这一人格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见不成熟的思考。 二、隐私权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一)隐私权 ,但是问题是间接保护,而不是直接保护。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隐私权虽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人格权,利益受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93.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方法,试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和审判实践,对隐私权这一人格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见不成熟的思考。 二、隐私权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一)隐私权 ,但是问题是间接保护,而不是直接保护。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确定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隐私权虽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人格权,利益受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92.html -
了解详情
后果的,理当按刑法中的相应法条予以规制,不得任意出入人罪。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 《交通肇事罪之构成要件及其相关理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⒀(22)参见黄丁全:《刑事责任能力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4.html -
了解详情
了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统一了裁判标准。 [3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 [33]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提出 维宇:《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载《知识产权》2005年第5期。 [46]参见李声炜:《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转变若干动因考察》,载张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8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犯罪学或者刑事政策中最重要的课题。[i]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在法定期限内 :《单位犯罪若干问题之我见》,《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等等。 [v] 参见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37.html -
了解详情
的差距,并就如何调整中国立法以实现与国际人权法接轨等问题作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一、刑罚措施 在我国刑法中,刑罚体系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物质八种情形。 ⑼如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0条排除了对未成年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