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 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1.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 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8.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 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79.html -
了解详情
职,并肩负社区矫正适用案件的跟踪考察与全程控制的职责。由此形成法院与社区矫正机关相互配合,彼此制约的矫正决定与执行机制。[2] 关于社区矫正的执行权,多数学者 审判监督及对矫正对象决定考验期出狱前的监督职能,纠正不符合条件被判处缓刑或予以假释等,防止借社区矫正之名,行权力滥用之实。其次,履行立案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解释,进一步严格规范对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罪犯减刑、假释的条件和程序。 (七)关于网民反映刑罚处罚幅度太大、主观因素多、容易产生腐败 虽然今年没有将制定《关于受理审查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但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正在就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案件再审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6.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时,主导意见认为:对于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搜集 。 【释评】在立法用语上,第二百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一语过于口语化且颇为拗口,建议删除时候两字。 九十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8.html -
了解详情
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时,主导意见认为:对于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搜集 。 【释评】在立法用语上,第二百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一语过于口语化且颇为拗口,建议删除时候两字。 九十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案件共计235件,284人,分别占轻微行事案件的8. 8%和8. 3%。 第一,关于和解模式。我们运用了两种模式人民调解员模式和检察官主导模式。7起 对赔偿数额、范围做出原则性规定,防止漫天要价和以罚代刑。对刑事和解的监督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不论是侦查阶段还是审判阶段,我们都应该享有这种监督权。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6、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此外,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还 裁判所审判官身份案件的审理,采取二审终审制,即不服高等裁判所的裁判,可向最高裁判所上诉。对审判官的惩罚有警告和罚款两种方式。联合国《关于司法机关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0.html -
了解详情
、记为矫正积极分子,警告和记过。司法奖惩包括减刑、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和撤销暂予监外执行。 奖惩的程序大体如下:第一,由司法所(科)上报 ,我国尚无任何法律对审前调查作出规定。最高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案件的若干规定》对于审前调查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立场,规定其主体可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