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行为,这在逻辑上显然存在着矛盾,于是引起了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合法性为要件的争论,学说理论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 对《民法通则》具体法条的分析,可以知道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其中有效的民事行为就是《民法通则》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89.html -
了解详情
了政治上的压力,其他领域更是这样。对于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民事行为,比如订立合同等,更是为公共权力所控制。现在看大家觉得这很荒谬,但是过去几十年就是 是一个典型的独立合同。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合同在我国仅仅指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关于债权关系建立变更的协议或则意思表示一致,但是我国法律中的合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3条的规定,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 ,为防止当事人双方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又对相关事项发生争执而损及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以公证作为解决争议重要证据,从而要求当事人应当办理公证,当然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03.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对法律行为的定义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因此又不得不独创了“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即将修改《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京城百姓颇为关注的养犬问题有望由‘养不养’变为‘怎么养’。”有关政府法制办负责人指出,应该“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1.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选择适用狭义无权代理制度,依法行使撤销权,撤销其与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对于此种选择,无论是被代理人,还是无权代理人,均不得予以干预。值得注意的是 代理人须将授权委托书交还被代理人,不得留置。第16条(代理权变更或者消灭时对第三人的保护)代理权变更或者消灭时,应当以适当方式通知第三人。由于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64.html -
了解详情
,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器官(或遗体)捐献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民事行为,在捐赠者捐献自己身体器官或遗体时也经常会有其近亲属出面阻挠的情况, ,相关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纠纷,大多是由于器官(或遗体)捐赠协议的变更引发的。从主体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捐赠者在履行捐赠协议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34.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人,而在合同转化为代码时,无法再识别、分辨缔约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则此时就埋下一个雷,即智能合约也存在无效、效力待定、有效几种情形,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但是智能合约的特点之一是其履行(执行)具有稳定性,当双方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5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法通则》仅仅规定了诉讼时效,1988年的《民通意见》第73条第2款规定:“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之日起超过一年, ,因而我国民法应实行权利本位。[8]有的认为,权利本位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特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既不符合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也不可能适应中国旨在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623.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诉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这是我国 的,法官应当予以释明。(2)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认定的不一致的,法官应当予以释明。(3)当事人主张合同关系成立与否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431.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其效力的形成权,如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的变更权、撤销权(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债的保全撤销权(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违约金 ,如受让人与登记权利人进行交易、对价合理并完成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话,虽然导致物权变动的判决已经生效,但这并不能够推定受让人因此知道登记权利人无处分权,除非有证据能够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4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