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案的裁判要点是:因恋爱、婚姻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被告人犯罪手段残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被告人具有坦白悔罪、积极赔偿等从轻处罚情节, 的整体性立场和整体性的法理,这是非常值得深思和借鉴的。1976年Handyside 案件的判决最为显著:表达自由构成民主社会的根基之一,构成社会进步和每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377.html -
了解详情
年为14811起,2009年为14677起,2010年为13410起。显然,故意杀人案件虽然在2000年以前处于上升趋势,但在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然而, 的适用比以前更为严格。尤其是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核准权,死刑案件的不核准率达到15%,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数超过了死刑立即执行的人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55.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复核案件,历经一审、二审、复核审,并由四位著名学者出具专家意见书,中间共有十余名法官学者阐释各自观点,结论亦未统一,仍在间接故意杀人与过于 发生危害结果,那就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从而就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间接故意了。[32] 3. 如果能够证明行为人是在强烈情绪刺激而导致认知失调或者丧失认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019.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了计划生育法之外的潜规则。⒃甚至会出现一些工作人员严重侵犯婴儿生命权的故意杀人案件,由于独立呼吸说所导致的证据不足等问题,未能得到处理。⒄对于过去 在内的措施规则,(41)此时堕胎原则上构成犯罪。 四、部分堕胎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由与根据 是否处罚侵害胎儿生命的堕胎行为,与宗教背景、人口政策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3.html -
了解详情
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希冀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这一类犯罪案件有所裨益。 一、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共同犯罪 要想解决间接故意的共同犯罪问题,我们首先就面临着间接故意的 如果在聚众斗殴中,有的成员使用事先准备并为首犯所知的凶器杀伤他人,从而构成故意杀人、伤害罪的,首犯也要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在上述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33.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位观众的肩膀。那么,这个球迷这次的行为就不是过失致人死亡,而是故意杀人,尽管行为人在摔出手中的啤酒瓶时没有认识到啤酒瓶飞出之后会砸死他人 倘若行为人真的不知道就不属于明知的范畴。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明知的规定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解决的是刑事推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80.html -
了解详情
地认为,她喂的是一种治病的药物。对于提供毒药的行为人不能作为谋杀或者故意杀人的帮助犯处罚。因为帮助行为的未遂不可罚。然而,如果要认定为过失致人 第3版,第354页)。 [7]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4月29日《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2款规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3.html -
了解详情
。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 考虑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也要考虑作案时的客观环境,作案的全过程。只有在把全部案件事实搞清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明行为人主观要件的具体内容。 【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643.html -
了解详情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 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三、认定自杀案件的处理: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69.html -
了解详情
按抢劫罪定罪处罚。关于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22日《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也指出:行为人为了劫取财物而预谋杀人, 有争议。为了统一认识,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7日作出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的第六条对携带凶器抢夺的理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