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案而牺牲了裁判的稳定性,那么其正确性就不是绝对的了。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意味着司法机关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的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而 限制检察院抗诉的范围。前者如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的批复》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人民法院如果发现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5.html -
了解详情
错案而牺牲了裁判的稳定性,那么其正确性就不是绝对的了。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意味着司法机关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的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而 限制检察院抗诉的范围。前者如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的批复》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人民法院如果发现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0.html -
了解详情
质量和办案效率,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要完善我国的举证制度,首先要明确什么叫证据制度。所谓证据制度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或认可的有关证据、证明对象 很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人民法院公正裁判民事、经济纠纷案件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1.html -
了解详情
可在再审立案时,由谁审查、具体的审查程序和标准是什么,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比如针对同一案件来说,法院内部之间的审查立案的部门就不统一,有的是立案庭,有的是 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有权提起抗诉,发动再审程序,对一般的民事案件不得启动再审程序。 第三条:当事人的申请经审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4.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院而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的错误都应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 再审程序的范围(仅限于公益案件,对不涉及公益的一般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不能发动再审),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 从发动再审程序的条件来看,不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5.html -
了解详情
纠的指导思想,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启动民事再审程序主体采用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的多元化和职权化诉讼模式,当事人认为案件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 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该指导思想运用到司法领域,特别是再审程序中,则容易演变成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错误,也不论错误性质、大小与影响、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2.html -
了解详情
的。此条规定,只规定由被告承举证责任,但被告如何举证举什么样的证据 证明什么问题没有作出详细规定,实践中难以操作。2001年12月6日最高法《关于民事 对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赋予法官灵活决定权。 实践中有一定比例的民事案件不实行庭前交换,对当事人未申请延期举证,举证期限逾期后提交的证据 材料,如按《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9.html -
了解详情
了再审的具体情形。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了但是人提起再审的程序及事由。即: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第179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除了“有新的证据 ,足以推翻原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0.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情形,在很多案件中都会被败诉的一方当事人用来作为申请再审或申诉的理由,只要裁判对事实的认定不符合当事人的理解和期望,他就可以据此再审 都是诉讼的形式问题,通过形式上审查就可以确定,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只要提供这些再审事由存在的材料就行了。《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38条规定了十个再审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意旨是,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遗漏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那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法院应当对案件进行再审。生效裁判遗漏诉讼请求的情况在 的裁判必须通过一定的诉讼程序加以处理和救济。然而,这里的问题在于,应当通过什么诉讼程序来弥补遗漏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裁判所具有的缺陷更为合理?或者,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