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被用到了极限,成为法官发现事实真相的主要途径,甚至发展到没有被告人认罪的口供就不能结案的地步,被告人完全成为打击犯罪的工具;近现代 或者说,不允许劝说他这样做。它只是告诉我们,不得强迫任何人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有罪。[16]但是,第二个要素不是绝对的。在美国,它在适用范围上有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5.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运用证据证明争议事实、论证诉讼主张所须达到的程度方面的要求。在英美证据法理论中,证明标准也被理解为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就其主张 证据理论研究之不足,法律对诉讼证明标准的设定并没有因诉讼性质的不同而作任何区别,一概要求必须达到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也就是所谓查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5.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何谓需要逮捕呢?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只有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 文书,而没有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情况,这是一种执法不严的现象,容易造成人们重决定取保候审,轻解除取保候审思想,进而发生对所有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有决定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3.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刑事诉讼中由于指控机关承担证明犯罪的全部责任,而且要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3]如果哪一个事实没有查明其真相都可能导致放纵 逻辑颠倒。根据前述最高人民法院的三个司法解释规定,先有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或下列事实法庭可以直接认定,而后有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这一先认知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9.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面是由于存在超量的需要处理的案件(犯罪学研究证明,造成司法负担的原因出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六十年代以来普通刑事犯罪和所谓的轻微犯罪的大幅增长,二 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可以约定特定的案件事实是给定(即,没有争议-译者)的,并且在这方面预先给定的特定案件事实对法院(或Geschworenen)是有约束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3.html -
了解详情
判定。所以,在行政执法查处的案件中,一些产品的内在质量并不存在问题,只是因为没有获得相关资质认证。而刑事诉讼对于伪劣产品犯罪的认定,则更为关注产品质量 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1.html -
了解详情
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必须出庭的证人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书面证言。 对于被告人供述和 之间的矛盾都已排除或者得到合理解释;综合认证的结论具有惟一性,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对没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的,应当作无罪处理;对罪轻罪重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8.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的规范的前提条件作为在事实上已经实现来予以证明,证明是正确的;受益于推定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推定规范的前提条件的证明责任,因为如果不加以确认,推定是不 推定的现状及其完善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对贪污贿赂犯罪适用推定的规定,对于缺乏证据证明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只能依照《刑法》第三百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5.html -
了解详情
亲友,或者该鉴定人与另一方当事人有共同的利害关系。这些事实就是所谓的程序法事实。 在程序法事实应否成为证明客体的问题上,证据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 方面;何时、何地、何情、何物则从不同角度说明犯罪的客观方面。证明了案件事实的构成要素,也就证明了犯罪的构成要件。因此,这些都是需要用证据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33.html -
了解详情
的传递、受领者获知内幕信息后从事了交易。(3)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内幕信息的传递,但有直接证据证明在受领者异常交易前传递者与受领者之间曾经有 充分性进行评价,而不能仅仅通过这些被证明的客观情况就直接认定被告人具有主观上的明知;在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加以改变之前(即以客观行为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0.html -
了解详情